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饥饿游戏:一》的女性主义叙事学分析

发布时间:2018-01-02 01:03

  本文关键词:《饥饿游戏:一》的女性主义叙事学分析 出处:《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女性主义 叙述视角 叙述声音 叙述权威


【摘要】:《饥饿游戏:一》是一部以女主人公"我"的视角展开的个人型公开叙述小说。女性人物的"看"在确立她们主体地位的同时将男性边缘化,并建构女性意识。个人型公开的叙述声音有着名正言顺的权威,但是女性叙事者在叙事过程中会遭遇各种压制,作者通过让人物保持自己的声音、运用第一人称群体代言人式的叙述声音、内心独白策略来消解男性的权威,打破父权下的传统叙事传统,以迂回隐秘的方式发出女性的声音,获得叙事的权威。
[Abstract]:"Hunger Game: I" is a personal public narrative nove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heroine "I". The "look" of the female characters not only establishes their dominant position, but also marginalizes the male. And construct the female consciousness. The personal public narration voice has the authority of the name, but the female narrator will encounter various repression in the narration process, the author can keep his voice by letting the characters. The first person group spokesman's narrative voice and inner monologue strategy are used to dispel the authority of the male, break the traditional narrative tradition under the patriarchal power, send out the female's voice in the way of detour and secret, and obtain the authority of the narration.
【作者单位】: 徐州医学院外语教研室;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苏珊·柯林斯的小说《饥饿游戏:一》自出版以来一直深受好评,连续超过一百周高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该小说以主角“我”(凯特尼斯)的视角展开,向读者讲述了发生在帕纳姆国的故事。为了惩罚叛乱者并给国内其他区的人民以警示,帕纳姆国创立饥饿游戏:每年治下的十二个区选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唐伟胜;;性别、身份与叙事话语:西方女性主义叙事学的主流研究方法[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宗良;;隐含作者与真实作者——《聊斋志异·娇娜》篇创作心态探析[J];蒲松龄研究;2008年01期

2 江守义;;叙事批评的发生与发展[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程秀峰;;爱伦·坡作品后现代性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陈玉洁;;论《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叙事技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5 潘海军;;规约语境与审美变异——简评叶兆言抗战系列小说[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6 明漫丹;;花非花——论施蛰存的《渔人何长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7 袁蓉;;19世纪美国哥特传统与爱伦·坡的《论厄舍屋的倒塌》[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8 杨丽荣;;“我”叙述者的他性——浅谈《我的名字叫红》的叙述者特点[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4期

9 梁承玉;;浅析劳伦斯小说《虹》的叙事艺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0期

10 王亚瑾;;谈陈染小说中第一人称的叙述张力[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蒋红艳;徐晓杰;;修辞性叙事理论框架中交流模式研究[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曾玲琴;张亮;;追寻禅意的人生和艺术的自由——评杰罗姆·大卫·赛林格的小说《西摩:小传》[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二辑)[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晓红;乔治·艾略特小说的心理描写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董美含;90年代后美国华裔女性小说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李军;想象性书写与边缘性阅读[D];吉林大学;2011年

5 石健;靳以综论[D];吉林大学;2011年

6 谢龙新;文学叙事与言语行为[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韩成艳;从表达认同到认同表达[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苗变丽;新世纪长篇小说叙事时间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陈芳;聚焦研究—多重叙事媒介中的聚焦呈现[D];云南大学;2011年

10 卢普玲;人物与叙述[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洁;论《赎罪》中的不可靠叙事[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陈娜;“参与”与“超然”:斯坦贝克《愤怒的葡萄》中的写作技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杨阳;无暇浪漫:伊恩·麦克尤恩的<赎罪>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路晓辉;史蒂文森主要小说叙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韩伟杰;叙事理论视阈下《一位女士的画像》主题阐释[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刘峰;超越“影响的焦虑”—论伊恩·麦克尤恩小说《赎罪》[D];湘潭大学;2010年

7 付一春;狄更斯与英国流浪汉小说传统[D];湘潭大学;2010年

8 王波;菲茨杰拉德小说的叙事艺术[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胡云菁;空间寓意[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涛;现代与传统的交织[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阿宝;女性主义与文学[J];外国文学;1996年02期

2 岳正阳;;从女性主义角度谈劳伦斯《恋爱中的女人》[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年01期

3 王晓文;;徒劳的革命——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革命之路》[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冀小超;;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猜想——女性主义角度的赏析[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5 程雨丝;赵振宇;;《绛红雪白的花瓣》的女性主义命题[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年02期

6 刘静;;弗吉尼亚·伍尔夫的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7 白丹;;荆棘鸟:伪女性主义[J];青年文学家;2013年21期

8 陈东风;妇女写作与女性主义[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9 卢敏;《恋爱中的女人》:劳伦斯与女性主义恩怨之端[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10 寇佳艳;;方法论女性主义的发展及其启示[J];安康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赖夏菲;;《猫眼》:女性主义和量子力学的完美共鸣[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罗炜;德语文学中的女性主义[N];文艺报;2014年

2 李琳;从英美鸡仔文学看现代女性意识[N];文艺报;2011年

3 张剑;童话、男性神话与女性主义[N];中华读书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朱晓映;[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许庆红;性、政治与诗歌理念[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赵静;后殖民女性主义视域中的流散身份[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年

4 王玉洁;莎士比亚:原初女性主义者还是厌女主义者?[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瑶;自我与他者[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2 谷萍;《岁月之梯》女性主义角度解读[D];山东大学;2006年

3 王茜;凯特·米利特的女性主义思想与第三次女性主义浪潮[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4 庞慧英;揭密劳伦斯的“女性主义”[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爱素;评《蜜蜂的秘密生活》中的激进女性主义[D];宁波大学;2010年

6 马海舟;文学中的女性主义批评观[D];青岛大学;2013年

7 李淑艳;女性的困境:在传统和女性主义期望之间彷徨[D];苏州大学;2008年

8 薛秀丽;从女性主义分析艾丽丝·沃克的《父亲的微笑之光》[D];长春理工大学;2014年

9 查锐仙;《新夏娃的激情》中的女性主义[D];安徽大学;2013年

10 胡歆;解读弗吉尼亚·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中的女性主义思想[D];安徽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3669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3669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3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