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莫里森作品与美国黑人族裔道德重建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09 09:24

  本文关键词:莫里森作品与美国黑人族裔道德重建研究 出处:《黑龙江社会科学》201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文化研究 文化整合 族裔 主体 精神 话语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网络时代的到来,文化传播的速度加快,范围扩展,文化融洽、碰撞、相互影响与渗透不可避免。文化研究作为一种高度语境化的研究活动,它要求从具体的社会、历史、政治、民族等语境出发,对特定的文学作品或文化现象做出解读。本期刊发的笔谈即是在跨文化视域下对当前的一些文化现象和文学作品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期引起学界的关注和探讨。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globalization process and the arrival of the network era, the speed of cultural dissemination is accelerating, the scope is expanding, and the culture is harmonious and colliding. Mutual influence and infiltration are inevitable. As a highly contextualized research activity, cultural research requires specific social, historical, political and ethnic contexts. The written discourse published in this issue is the latest research achievement of some current cultural phenomena and literary works in the cross-cultural field, in order to arouse the attention and discussion of the academic circles.
【作者单位】: 绥化学院外语学院;
【基金】: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年度项目“莫里森作品与美国黑人族裔道德重构研究”(13E092)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一、文学语域与道德语域的关系按利科尔的文本中心论,文本世界不是纯粹的符号或象征的世界,而是一种可能的世界,或者说是一种可能的存在模式,这个世界或模式模仿客观世界,虚构、复刻人物形象和人的生活,表现人与人、人与世界间的关系和选择,进行想象和生命情感的宣泄,表达对世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庞敬春;;游走于消解与重建间的莫里森——莫里森及其作品的自我认知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22期

2 庞敬春;;莫里森作品文化身份的现代性研究[J];芒种;2013年2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庞敬春;;莫里森作品文化身份的现代性研究[J];芒种;2013年2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鹏飞;托尼·莫里森的小说《家》中“家”的建构,解构和重构[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庞敬春;;游走于消解与重建间的莫里森——莫里森及其作品的自我认知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2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双如;;族裔、文化身份追寻中的超越与传承——从任璧莲的《爱妾》说起[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王卓;;边缘地带的先锋:美国族裔文学语境中的美国非裔文学[J];山东外语教学;2012年06期

3 ;菲律宾国父黎刹族裔首次回乡谒祖[J];八桂侨史;1999年02期

4 张琼;;稽远钩沉 意义深长——维尔纳·索勒斯关于美国族裔文学与美国文化研究的讲座[J];外国文学动态;2003年04期

5 朱全红;“9·11”之后的美国族裔群体与外交政策[J];南都学坛;2004年05期

6 陶家俊;;现代性的后殖民批判——论斯图亚特·霍尔的族裔散居认同理论[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7 邹威华;;族裔散居语境中的“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以斯图亚特·霍尔为研究对象[J];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8 陈广兴;;“真实”的谎言——从《抹除》看美国族裔文学的困境[J];外国文学评论;2010年02期

9 华莹;;《高级英语》中族裔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研究[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1年08期

10 彭卓丽;曾艳钰;;从族裔散居角度看华特·莫斯里《黑人贝蒂》中的文化融合[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施琳;马迎雪;;当前美国的族裔冲突及其多样化应对机制研究[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杜枫;李志刚;;中国城市的非洲族裔区经济:以广园西路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 泓;美国的族裔格局与族裔政策刍议[N];学习时报;2005年

2 施琳 马迎雪;美国是如何处理族裔冲突的[N];中国民族报;2011年

3 一娴;正确对待族裔身份[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

4 王悠然 编译;新西兰族裔间不平等状况加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5 施琳(作者单位: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美国人的族裔观[N];中国民族报;2001年

6 田建明;回避“民族”的美国民族政策[N];中国民族报;2007年

7 高原;糖尿病高发族裔祸首并非遗传[N];人民日报;2007年

8 刘力达;法兰西:“隐性”的民族与“显性”的民族问题[N];中国民族报;2010年

9 赵琼;谁动了我的课本?[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10 ;华媒吁联手抗争“逆向歧视”[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增美;族裔性与文学性之间[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爱民;美国多元文化主义起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志远;散居族裔对原居国外交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0年

2 郑毅;散居族裔批评视域下的《梦娜在希望之乡》[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3 潘睿;超越族裔性:李立扬诗歌的诗学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4 赵明利;多元文化语境下的族裔身份:任碧莲作品《爱妻》的多元文化解读[D];厦门大学;2007年

5 叶珍;非白人文学母女写作中的族裔文化认同[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6 李嫣然;挣脱族裔枷锁 展现多元文化[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7 屈郡;价值转变、中心消解和成功皈依[D];武汉大学;2006年

8 彭薇;主人公身份的回归[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9 谢燕燕;族裔内外的探寻[D];厦门大学;2009年

10 章晶;从父辈到子辈[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008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4008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8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