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方向的旅程:奥尼尔剧作《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中人物的身份困境解读
本文关键词: 身份缺失 权力话语 尤金·奥尼尔 出处:《西南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是尤金·奥尼尔里程碑似的自传性力作,刻画了奥尼尔年轻时期所经历的痛苦的家庭生活。奥尼尔的这部作品以1912年为背景,就在这一年他离开家并在结核病疗养院得到康复,同时开创了他的作家生涯。在民族使命感的促使下,奥尼尔的晚期作品多以围绕第一代爱尔兰裔美国人的身份认同危机问题而展开。 本文将探讨《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中的人物在权力话语背景下的身份危机问题。在身份、权力、话语等理论背景下,旨在阐释边缘人物的身份缺失及其发生的根本原因。奥尼尔对于身份问题的关注源于他的爱尔兰天主教移民身份并因此从小就受到势力的新英格兰人的歧视,加上父亲又是当时不受人敬重的演员,四处漂泊,他一生中始终感觉不到一个真正的“家”。因此,他努力探求身份缺失下的生活意义,他讲述的并非绝望而是希望,他最终传达出来的是生命而非死亡 本文第一章通过分析身份、权力与话语的理论依据和内在联系,阐释在工业文明背景下,《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中权力话语对身份危机有着深深的影响作用。 第二章主要是通过分析剧中主要人物在社会和家庭中的所扮演的角色,关注人物由于自身性格特点所造成的身份缺失,最终表现出其在生活中的身份危机问题。 第三章分析造成剧中四个主要人物身份困境的主要原因——民族与宗教信仰以及家庭归属感的缺失。 在结论部分,指出奥尼尔这部剧中的人物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身份缺失的命运,但是他们都忽略了自己的力量。他们需要重新塑造改变自己,才能适应这个繁杂的社会,重拾自己的身份。
[Abstract]:The long Journey into the Night is Eugene O'Neill 's landmark autobiographical depiction of the painful family life that O'Neill experienced in his youth. O'Neill 's work is set in 1912. It was the same year that he left home and recovered from a TB sanatorium, and started his career as a writer. Motivated by a sense of national mission, O'Neill 's late works revolve around the identity crisis of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Irish Americans.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the identity crisis of the characters in the long Journey into the Nigh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ower discourse. O'Neill 's concern for identity stems from his status as an immigrant to the Catholic Church of Ireland, and as a result he was discriminated against by powerful New Englanders from an early age. And his father, an unrespected actor at the time, drifted around, and he never felt a real "home" all his life. So he tried to explore the meaning of life in the absence of identity, and he spoke not of despair but of hope. He finally conveyed life, not death. In the first chapter, by analyzing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internal relationship of identity, power and discourse, the author explains that power discourse has a deep influence on identity crisis in the context of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The second chapter mainly analyzes the role of the main characters in the society and family, pays close attention to the identity deficiency caused by their own character characteristics, and finally shows their identity crisis in life. The third chapter analyzes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plight of the four main characters in the play-the lack of ethnic and religious beliefs and the sense of family belonging. In the conclusion,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characters in O'Neill could have changed the fate of identity loss through their own efforts, but they have neglected their own power. They need to reshape themselves to change themselves. In order to adapt to this complex society, to regain their identity.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712.0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平微;奥尼尔《悲悼》三部曲的深层主题新探[J];外国文学评论;1987年02期
2 李玮;读书十日余谈[J];广东艺术;1997年03期
3 全克林;论奥尼尔戏剧中的“情结”[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S2期
4 ;湖人战舰需要给养[J];当代体育;2001年30期
5 孟华;关于“乱伦”──再谈《榆树古宅》的改编[J];东方艺术;2001年03期
6 武跃速;论奥尼尔悲剧的终极追寻[J];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01期
7 苏煜;奥尼尔悲剧特色论[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孙宜学;论奥尼尔剧作的死亡悲剧意识[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9 松风寒;;克里斯·波什 烈焰奇侠[J];篮球俱乐部;2009年01期
10 小贤;猫屎强;;老男孩 沙奎尔·奥尼尔[J];体育世界(扣篮);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苏煜;;奥尼尔的悲剧意识探源[A];终结与起点——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C];2002年
2 郭继德;;序[A];当代美国戏剧研究——第14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叶庄新;;奥尼尔:现代人心灵的探索者——论奥尼尔的后期戏剧[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陈尧;;论奥尼尔《诗人的气质》和《更庄严的大厦》中错位的拜伦式想象[A];当代美国戏剧研究——第14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余丽华;于瑞丽;;NBA2003-2004赛季姚明.奥尼尔攻防技术探析[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6 刘慧;李姝娟;沈训娇;;永远在路上——从《毛猿》看奥尼尔的基督教意识[A];当代美国戏剧研究——第14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戴国斌;;武术的身体:一项身体社会学研究[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8 李龙云;;安身立命之本[A];新时期戏剧创作研究文集[C];2009年
9 张立波;;身体在实践话语中的位置(提纲)[A];全国"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陶森;;在首届中国老年人才论坛上的发言[A];首届中国老年人才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渐渐;加索尔为湖人带来新生 奥尼尔让太阳感到迷茫[N];中国体育报;2008年
2 沈衍琪;李宁下注千万豪赌“大鲨鱼”[N];北京日报;2006年
3 卢铮;奥尼尔:华尔街的黑人独行侠[N];中国证券报;2007年
4 蒙动;他让白宫震了一震[N];中国邮政报;2004年
5 胡羽;斯坦利·奥尼尔[N];中国机电日报;2001年
6 证券时报记者 孙晓霞;全球基金积极投资“金砖四国”[N];证券时报;2006年
7 南 画;奥尼尔 从汽车工人到投资巨子[N];中国企业报;2004年
8 葛会忠;太阳逆转勇士三连胜[N];中国体育报;2008年
9 王蔚祺;谁能接替奥尼尔[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10 王永强;获得NBA巨星的品牌授权不简单[N];中国经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甲鲁海;尤金·奥尼尔欲望悲剧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2 卫岭;奥尼尔的创伤记忆与悲剧创作[D];苏州大学;2008年
3 张生珍;尤金·奥尼尔戏剧生态意识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杨挺;奥尼尔表现主义戏剧观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5 谢劲秋;流变中永恒的风景[D];河南大学;2003年
6 迟晓虹;尤金·奥尼尔的悲剧想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7 范煜辉;意识形态幻象的批判与超越[D];南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伟华;尤金·奥尼尔的译介与中国戏剧的现代化[D];西南大学;2010年
2 郑瑜;奥尼尔笔下人物确认自我的艰难旅程[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3 贾慧;尤金·奥尼尔悲剧意识探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4 安国平;论尤金·奥尼尔悲剧思想的形成和发展[D];河北大学;2004年
5 朱林;斯特林堡对奥尼尔的影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天旭;奥尼尔的心路历程:一个新的视角[D];四川大学;2004年
7 袁龙;宽容之心漫漫,恕人之路迢迢[D];苏州大学;2014年
8 李薇;东方的轮回[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徐杰;尤金·奥尼尔的精神生态意识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施佳梅;从《奇异的插曲》透视奥尼尔的女性观[D];浙江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199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519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