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语言视角下看《老人与海》中渔夫的精神
本文关键词: 《老人与海》 渔夫精神 翻译视角 出处:《语文建设》2015年2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老人与海》已经成了海明威创作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已经成为海明威的一个代名词。对这部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发现,渔夫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本文从翻译语言视角出发对《老人与海》中渔夫的精神进行解析。
[Abstract]:The Old Man and the Sea has become a milestone in Hemingway's creative process and has become a synonym for Hemingway. The spirit of the fisherman is worth study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pirit of the fisherman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lation language.
【作者单位】: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文法学院;
【分类号】:I712.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陈建;;《老人与海》人物形象塑造及其象征意义[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张慧敏;李娟;;《老人与海》中人称指示语的语用分析[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孔玲;;《老人与海》中语篇衔接与连贯的分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年12期
4 郑延国;;妙手剪裁 风格再现——《老人与海》新译片断赏析[J];中国翻译;199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雷鸣;卜小伟;;海明威小说语言的语用分析[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年24期
2 刘燕飞;;对电影《老人与海》桑提亚哥人物形象分析[J];电影文学;2014年01期
3 张志友;;解析《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对顽童形象的完美塑造[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5年02期
4 肖爱华;;从翻译角度看《老人与海》中渔夫的奋斗精神[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5年09期
5 赵卫红;徐媛媛;;海明威《老人与海》中人物特点解析[J];芒种;2015年02期
6 彭宣红;;基于语料库的《老人与海》译本情感忠实性比较探究[J];外国语文;2013年01期
7 魏笑玲;吴川颖;;《雨中猫》中人称指示语的语用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8期
8 吴兴奇;;儿童讲述故事中的人称代词的使用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9 王小慧;;Symbolism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J];学园(教育科研);2013年05期
10 黄河;;《老人与海》的文本特征与文学价值剖析[J];作家;2013年2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杨lm枝;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看张爱玲翻译的《老人与海》[D];中北大学;2011年
2 张韬;张爱玲译《老人与海》的特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美云;汉语电视访谈中人称指示的语用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4 李玉婷;《课堂》的文学语用学分析[D];西华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关德英;;人称指示在汉语、英语中的语用对比分析[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董瑞红;;英语人称指示语的语用功能[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2期
3 姚咏;;《呼啸山庄》中语篇衔接和连贯的分析[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鑫;《老人与海》精神力量的三位一体结构[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耿延宏;《老人与海》的创作美感[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侯斌;人类的窘境——论《老人与海》中人与自然的关系[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熊文,秦秋;人生来不是要给打倒的:《老人与海》的心理治疗意义[J];学海;2004年06期
5 欧阳娜;;《老人与海》中主体的分裂与复归[J];大学时代;2006年11期
6 周玉萍;吕卉;;曼诺林在《老人与海》悲剧氛围营造中的作用[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王明文;;《北方的河》与《老人与海》之比较[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8 张桥英;;浅析《老人与海》的多重价值[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9 马振芳;;中国学者评论群体与《老人与海》[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10 孔玲;;《老人与海》中语篇衔接与连贯的分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何晓涛;;硬汉精神背后的思考——重读《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形象[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叶茂根;浪漫主义的作品[N];人民日报;2003年
2 渤海大学 左海娇;冰山原则在《老人与海》的运用[N];山西青年报;2014年
3 万伯翱;又读《老人与海》[N];人民日报;2002年
4 言子;想起《老人与海》[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4年
5 宋惠昌;“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N];学习时报;2011年
6 杨 政;动画片《老人与海》诞生记[N];光明日报;2000年
7 葛栋玉;握紧生命中的每一天[N];中国保险报;2002年
8 陈乃柱;探访《老人与海》中的老人[N];人民日报;2002年
9 万伯翱;鱼是他的敌人,,同时也是他的知心朋友[N];中国信息报;2002年
10 林一安;调制异国情趣的笔墨[N];中华读书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振芳;《老人与海》在中国[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苓;基于评价理论透析《老人与海》中的自然观[D];河南工业大学;2011年
3 陈世董;论《老人与海》中的生存逻辑[D];山东大学;2012年
4 刘见阳;论《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性格的多重性[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来骥;从生态角度解读《老人与海》[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6 郑健;《老人与海》中三种关系的生态解读[D];青岛大学;2013年
7 王洪欣;论《老人与海》的孤独主题[D];青岛大学;2013年
8 刘雯;《老人与海》的语料库文体学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9 单玲玲;《老人与海》中的对话关系及不完全叙述[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10 康孝云;《老人与海》之虚无主义色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343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534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