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界与越界:《微物之神》中的空间叙事
本文选题:《微物之神》 切入点:空间叙事 出处:《外国文学评论》2015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微物之神》中,印度作家阿兰达蒂·罗伊塑造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空间,并围绕它们之间的矛盾冲突展开叙事。阿耶门连是体现印度现实权力体制变迁的隐喻空间,它以西方势力和本土传统为依托划分出不同阶层的权力边界;阿慕等无权者努力建构的自由生命空间是与之相对抗的反向空间,它以个体对自身主体权利的合理伸张为基础跨越了不合理的权力边界。通过这种空间叙事,作家不仅分析了印度现实体制的混杂性质及其文化成因,还提出了重建印度统一民族身份以抵制西方霸权的积极思想策略。
[Abstract]:In the Divine of the tiny, the Indian writer Aranda Roy shapes two different kinds of spaces and narrates the contradictions and conflicts between them. Ayementian is the metaphorical space for the evolution of India's real power system. On the basis of western forces and local traditions, it divides the boundaries of power of different strata. The free living space which the powerless people such as Amu strive to construct is the opposite space against it. Through this kind of spatial narration, the writer not only analyzes the mixed nature of India's realistic system and its cultural origin, but also crosses the unreasonable power boundary on the basis of the individual's fair extension of the subject's rights. It also puts forward the positive thought strategy of reconstructing India's unified national identity to resist western hegemony.
【作者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青年博士项目“20世纪欧美文学中的都市形象流变研究”(1252b004) 黑龙江省社科基金项目(12C04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351.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汪行福;;空间哲学与空间政治——福柯异托邦理论的阐释与批判[J];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凯元;;试论福柯的空间观[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王凯元;;论20世纪六七十年代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9期
3 夏健;王勇;;基于“异托邦”的历史街区营造[J];城市问题;2010年03期
4 尹锐;;划界与跨界:空间批评视阈下的《郊区佛爷》[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岳凯;;“生存”—“审美”——徐州汉画像石“饮食”主题的比勘及考辨[J];大众文艺;2010年13期
6 孙婷婷;;效果历史的异托邦——从委拉斯凯兹论福柯的空间性历史解构[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沈凝芬;;话语、空间与女性自我建构——福柯生存美学视域下之《觉醒》[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10期
8 刘晓华;;异托邦传奇——卡梅隆电影的空间哲学[J];电影文学;2013年05期
9 付洪伟;;从后现代主义空间理论解读唐传奇《虬髯客传》[J];安康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10 王静;;异质空间下的共同精神——以民国时期旅津鲁商为例[J];城市史研究;2010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江娟;;纸上空间——一个城市的报纸与它们建构和想象的城市[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1)——交往与沟通:变迁中的城市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顺兴;数字公共艺术的“场”性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2 周飞强;博物馆的悖论[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3 方玲玲;媒介之城[D];浙江大学;2007年
4 章伟;失去农民的村庄:夏村叙事(1976-2006)[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张曼;文化主体意识与文学关系个性化特征[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李丽华;华裔美国文学的性与性别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7 陈媛;解构中的建构:福柯思想解读的一种视角[D];复旦大学;2012年
8 周岩;现代转型中的城市想象[D];浙江大学;2013年
9 祁程;西方马克思主义乌托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10 李淼;论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边疆想象、民族认同与文化建构[D];上海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亓志梅;《红字》中的多重空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一凡;台湾新电影的空间营造及其文化内蕴[D];暨南大学;2011年
3 蔡伟;乌托邦理论的传统特征与当代转向[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蔡婷;《一九八四》:极权统治下的身体和空间[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谭庆柱;美学视野下福柯的权力观[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友缘;儿童属于哪里?[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左菲菲;美国“弱势群体”主导的异质空间规划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8 宁鹏飞;福柯空间理论及空间美学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9 孙婷婷;福柯空间化的历史观和历史化的空间观[D];兰州大学;2008年
10 邢菲;异域的救赎与幻灭[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锡麟;;论《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空间叙事[J];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11期
2 刘婧娴;;《灿烂千阳》的空间叙事艺术探析[J];铜仁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3 梁建伟;;论《思家饭店的晚餐》的空间叙事[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4 杨雪莲;;论《仁慈》的空间叙事艺术[J];文学教育(上);2014年01期
5 马静;;《德伯家的苔丝》中的空间权利与空间叙事结构的解读[J];青春岁月;2011年14期
6 周晶;程锦绣;;论《换位》的空间叙事[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张飞珑;;解析《他是否尚在人间》中的空间叙事艺术[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8 吴宏宇;;《一小时的故事》的视角、话语与空间叙事[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9期
9 辛媛媛;;论《使女的故事》的空间叙事[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10 赵冬梅;赵家红;;论《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中的空间叙事艺术[J];作家;2013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林珍;;《远山淡影》中的不可靠叙述与读者解读[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干春王;《好兵》中的空间形式与空间叙事[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2 杨辉;禁锢的空间 永恒的孤独[D];大连外国语学院;2011年
3 鲁德明;《最蓝的眼睛》的空间叙事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4 陆思琦;《幸存者回忆录》的空间叙事学解读[D];苏州大学;2014年
5 王艳;论《大地三部曲》的时间叙事与空间叙事[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6 董瑜;失败的探寻[D];西南大学;2013年
7 杨琴琴;阿拉斯代尔·格雷《拉纳克》中的空间叙事[D];浙江师范大学;2014年
8 刘军;空间叙事、主体性和价值重塑[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靳丽丽;《法国中尉的女人》叙事的空间形式[D];河北大学;2011年
10 檀姗姗;论空间在《道林·格雷的画像》叙事中的重要性[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5861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586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