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与“信”:《逃逸行为》的生态自我
本文选题:《逃逸行为》 切入点:生态自我 出处:《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5年06期
【摘要】:美国当代女作家芭芭拉·金索沃的新作《逃逸行为》将个人叙事与气候变化的宏观环境主题相联系,讲述女主人公黛拉罗比亚在参与拯救北美帝王蝶的过程中,遵循"知"与"信"结合的理念,实现女性本我向生态自我发展的主体身份重构。同时,小说科学化的文学叙事反映作者浸润女性自觉和跨学科视野的文学创作观。
[Abstract]:Barbara Kingsowo's new novel, Escape, links personal narration to the macro-environmental theme of climate change, and tells the story of the heroine Della Robia's participation in the rescue of the monarch butterfly in North America. Following the concept of "knowing" and "faith", the author reconstructs the subject identity of the female ego towards ecological self-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scientific literary narration of the novel reflects the author's literary creation view which infiltrates the female consciousness and cross-disciplinary vision.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WWB002) 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外语类课题(14jsyw-3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4B19314)
【分类号】:I712.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黎杨全;;齐泽克的生态观及其意义[J];外国文学;2014年02期
2 周敏;;西方文论关键词 媒介生态学[J];外国文学;201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常如瑜;;论精神生态对生态电影叙事的影响[J];电影新作;2014年06期
2 江少英;叶诗婕;;论陈黎诗歌的生态书写——以《陈黎诗选》为例[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5年01期
3 奎国芳;胡昌平;;解析《凿空》中的焦虑意识[J];昌吉学院学报;2015年03期
4 陈林博;;威廉·克罗农的环境史研究中的主要观念探析[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5 冯萍;;浅谈海明威《非洲的青山》的生态批判[J];芒种;2014年13期
6 陈珍;;生态批评视域中的托马斯·哈代[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05期
7 赵君;;生态视阈下薇拉·凯瑟地域写作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10期
8 刘逢春;;探析《老人与海》的生态主义批评[J];凯里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9 王亲曼;;生态视域下的《吉尔伽美什》[J];文学教育(上);2014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显凤;生态视野中的民国旅苏游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2 李臻;论库切创作中的生态意识[D];天津师范大学;2015年
3 张贺楠;中国当代生态小说时间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丹;巴依科夫小说《大王》生态思想解读[D];云南大学;2011年
2 陈林博;重解“荒野”:威廉·克罗农的环境史学思想述评[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刘朋丽;生态批评视野下的《文心雕龙》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渠成成;新时期草原小说的生态意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5 岳芬;城市与自然[D];海南大学;2014年
6 苗丽;地方理论视域下《大地》中王龙的回归[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7 何丽姣;“融入野地”的绿色遥思[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8 李会;论萧红创作中的动物叙事[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9 许娜;自然的栖居、人性的复归[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年
10 宋子平;生态批评视域下的唐·德里罗小说[D];南昌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斯拉沃热·齐泽克;肖辉;;迎接动荡的时代[J];国外理论动态;201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杨振坤;;浅论交通肇事罪之“因逃逸致人死亡”[J];青春岁月;2012年08期
2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汪全胜;展玲;;“交通肇事罪”的比较分析及我国的立法完善[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刑事法律的理论与实践[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庆廷邋徐艳;被害人有过错但被告人事后逃逸如何处理[N];检察日报;2008年
2 刘晓辉;交通肇事罪中“逃逸”应理解为“逃避救治伤者”[N];检察日报;2005年
3 高志雄;从“推定全责”到“推定有罪”[N];江苏法制报;2007年
4 石家庄市裕华区检察院 李保民;事故逃逸方必负主要责任吗?[N];河北农民报;2012年
5 吴亮亮;离开现场待处理 是否肇事后逃逸[N];法治快报;2007年
6 陆剑辉;如何理解交通肇事罪中“因逃逸致人死亡”[N];江苏法制报;2008年
7 杨志勇 齐升;适用交通肇事罪“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条件[N];江苏法制报;2008年
8 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检察院 赵菊;发生交通事故逃逸必定负主要责任吗[N];检察日报;2011年
9 赵鹏 记者 孙玉红;11台摩托车违法被锁定档案[N];哈尔滨日报;2010年
10 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检察院 王金辉 姬婕;司机逃逸就该认定交通肇事罪吗[N];检察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柳文彬;交通肇事罪司法适用及立法完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牧戈;交通肇事罪逃逸行为相关问题探讨[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2 刘璋璀;交通肇事罪逃逸行为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王黎歌;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5年
4 曹建军;论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刑事立法完善[D];四川大学;2006年
5 顾凌燕;论交通肇事罪中的逃逸行为[D];苏州大学;2007年
6 曾志辉;风险社会背景下交通犯罪的立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李晓佳;“交通肇事逃逸”的独立犯罪化构想[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8 孟国庆;交通肇事罪逃逸行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承栋;论交通肇事罪中的逃逸行为[D];郑州大学;2005年
10 陶涛;交通肇事罪中逃逸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587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658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