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卜生话剧《玩偶之家》的艺术特色
本文选题:易卜生 切入点:《玩偶之家》 出处:《大舞台》2015年04期
【摘要】:易卜生(1828-1906)是挪威伟大的剧作家,享有"现代戏剧之父"的美誉。《玩偶之家》是他以家庭问题为内容,围绕婚姻家庭问题创作的一部现实主义戏剧。这部作品所包含的社会内容非常丰富,在西方舞台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引发了一场戏剧的革命。本文主要从三一律的严格遵守、对比法的人物形象刻画、严密的剧情发展设定、讨论式艺术手法的运用、倒溯法运用等方面来对《玩偶之家》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和探讨。
[Abstract]:Ibsen, 1828-1906) is a great Norwegian playwright and enjoys the reputation of "Father of Modern Drama". A realistic drama about marriage and family. This work contains very rich social content, has caused a huge response in the western stage, and triggered a dramatic revolu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oll House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portrayal of the characters of the contrast method, the strict plot development setting, the application of the discussing art technique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backward tracing method.
【作者单位】: 德州学院;
【分类号】:I533.07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婷婷;;解构与重塑——从《玩偶之家》看易卜生戏剧的传播与接受[J];菏泽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2 谢江南;;论萧伯纳戏剧对易卜生的继承与超越[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3 崔亚莉;慕芳容;;梦醒之后的回归自我——试论娜拉出走之后[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4 徐嘉瑶;;易卜生剧作对鲁迅笔下女性反抗形象的影响——以《玩偶之家》与《伤逝》为例[J];参花(下);2013年09期
5 颜琪;;论戏剧大师易卜生的现实主义创作[J];青年文学家;2014年05期
6 张柏柯;;中外戏剧史上的一对奇葩——《玩偶之家》与《卓文君》之比较[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李新永;;浅谈易卜生对中国的影响——以《玩偶之家》为视角[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8 刘平;;易卜生:中国话剧的一面镜子——由《玩偶之家》的演出想到的[J];戏剧文学;2014年04期
9 水婷;;《玩偶之家》与《三姐妹》中女性角色分析[J];新西部(理论版);2014年06期
10 魏彩霞;岳长青;;《玩偶之家》的“中国化”阐释与新文学聚焦的“解放”[J];作家;2014年18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郑汉生;;论易卜生《玩偶之家》中出走的娜拉[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9期
2 曹禺;戏剧创作漫谈[J];剧本;1980年07期
3 万同新;;论“五四”对易卜生戏剧的误读[J];剧作家;2011年04期
4 陈玲玲;留日时期鲁迅的易卜生观考[J];鲁迅研究月刊;2005年02期
5 吴学平;;易卜生对王尔德戏剧创作的影响——以《玩偶之家》与《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为例[J];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6 邵锦娣;《伤逝》与《玩偶之家》:映照中的阐发[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7 曹步军;;《回家》对《玩偶之家》的文本继承与回应[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李定清;;“救出自己”不等于为我主义——从胡适对《玩偶之家》的阐释说起[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易卜生;;话剧《玩偶之家》[J];中国戏剧;2014年02期
2 ;话剧《玩偶之家》剧照[J];艺术评论;2014年04期
3 孙履芳;陌生与困境——《玩偶之家》新解[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4 马骋;;诗意“玩偶”——对《玩偶之家》的重新解读[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张能泉;潘利锋;;《玩偶之家》:关于权力话语的言说[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樊玉霞;;《玩偶之家》与《安娜·卡列尼娜》中女主人翁形象的对比分析[J];长城;2012年10期
7 沈默;;《玩偶之家》的结尾艺术[J];山东文学;1981年01期
8 黎娜;张天佑;;论《玩偶之家》中“玩偶”的双重性[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9 陈军;;理想破灭了——从《玩偶之家》到《野鸭》[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朱喜娟;;论《玩偶之家》之玩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茹;;找回失去的自我:对《玩偶之家》和《推销员之死》的比较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乔宗玉;中国化版的《玩偶之家》[N];中国文化报;2007年
2 孙守让;《玩偶之家》和“五四”的激情碰撞[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老象;传统·现代·变异·发展[N];北京日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婷婷;不同的人生,相同的命运:两位女主人翁《玩偶之家》中娜拉与《匹格梅利翁》中伊莉莎的对比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2 罗颖;女性主义视角下《伤逝》与《玩偶之家》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631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663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