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写性别伦理——论《荒芜的答案》中的现代爱情观与新女性意识
本文选题:性别伦理 切入点:爱情观 出处:《外国文学研究》2015年01期
【摘要】:罗莎蒙德·雷曼是20世纪初"中额"文学的代表作家,长期以来被"现代主义"和"宏观叙事"的话语所遮蔽。雷曼凭借《荒芜的答案》成为一战后一代年轻人的代言人,通过再现战后流动的性别角色和情爱观念的变革,该小说改写并重塑了传统性别伦理。面向保守的中产阶级读者,雷曼抛出的是极具争议性的"性"话题,如女性性欲、性别角色的错置、甚至同性之爱,我们需要把这些问题放置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伦理环境转变的语境中进行考量。《荒芜的答案》的女性意识杂糅着"激进"与"保守"的态度,为我们解读"中额"文学的伦理立场和现代性悖论提供了一个范本。
[Abstract]:Rosamond Lehman, the representative writer of "mid-size" literatur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was long obscured by the words of "modernism" and "macro narration." Lehman became a spokesman for the younger generation after World War I. The novel rewrites and reinvents traditional gender ethics by reproducing postwar fluid changes in gender roles and love. For conservative middle-class readers, Lehman threw out controversial "sexual" topics, such as female sexuality. Misplaced gender roles, even same-sex love, We need to take these questions into account in the context of the change in the ethical environment of Britain in the late 19th and early 20th centuries. The female consciousness of "the barren answer" is a mixture of "radical" and "conservative" attitudes. It provides a model for us to interpret the ethical standpoint and modernity paradox of the middle-scale literature.
【作者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战之间英国女性文学的伦理观与现代性探析”【项目批号:13CWW03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561.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榕榕;;骑士爱情观的异化[J];沧桑;2010年04期
2 朱英瑞;树立无产阶级的爱情观[J];伦理学与精神文明;1983年04期
3 张光兴;对蒲松龄爱情观的几点分析与思考[J];蒲松龄研究;1994年03期
4 姜波;四个从家庭中出走的妇女──中外作品妇女爱情观比较[J];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5期
5 潘秀花;你的爱情观是什么?[J];心理世界;2005年01期
6 桑玲;一只猫的爱情观(散文)[J];朔方;2005年08期
7 冬子李;;一个瓦匠的爱情观[J];家庭科技;2006年06期
8 ;名人的爱情观[J];杂文选刊(下半月版);2006年03期
9 ;趣味测试:睡姿与爱情观[J];西江月;2007年11期
10 ;食指显露你的爱情观[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石起才;;大学生的爱情观[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2 杨洋;;相似还是互补?——情侣的人格与爱情观匹配[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3 唐立刚;;如何利用语文教材中爱情作品对学生进行爱情观教育[A];中国职教学会德育教育工作委员会德育教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林映冰;黄蕾;何立国;;大学生的爱情观取向:结构与特点[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高彦;;深度的丧失与平淡的复制——以后现代主义视觉观照王朔的爱情观[A];中国小说研究[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淼;话剧《忐忑》阐述“70后”爱情观[N];中国文化报;2011年
2 潘绥铭;婚姻烦恼源自爱情观的矛盾[N];北京科技报;2004年
3 张春堂 杨玲;央视“七夕”直播:多维视角解读爱情观[N];光明日报;2014年
4 耿银平;删除《牛郎织女》是教育爱情观的偏差[N];中国改革报;2007年
5 某高炮团三营八连排长 王立峰 胡雪峰 整理;三通“太极拳”纠正爱情观[N];战士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周贤忠;情杀背后 不健康爱情观酿祸端[N];沈阳日报;2010年
7 邢z鑫,
本文编号:16759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675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