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小说《飘》中郝思嘉的性格特征及女性意识探析

发布时间:2018-04-10 08:50

  本文选题:《飘》 切入点:性格特征 出处:《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摘要】:正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小说《飘》从1936年出版以来,颇受欢迎,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文字,畅销全世界。根据小说《飘》改编的电影获得了1939年第12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等八项奥斯卡大奖。这部小说之所以有这么长久的魅力,不仅因为玛格丽特·米切尔向读者展现了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方动荡时代的巨大变化,而且也因为作者在《飘》中成功塑造了郝思嘉这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Abstract]:Margaret Mitchell's novel gone with the Wind has been popular since 1936 and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 many languages and sold all over the world.The film based on the novel gone with the Wind won eight Oscars in 1939, including the 12 th Academy Award for Best Picture.It is not only Margaret Mitchell who shows readers the great changes in the turbulent times of the South during the Civil War.And because the author in gone with the Wind successfully molded Scarlett this vivid character.
【作者单位】: 山西大同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I712.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高岩;;《乱世佳人》中郝思嘉的性格特征探析[J];电影文学;2013年24期

2 高岩;;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场域生成和多元构建[J];求索;2015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晓阳;;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飘》中房子意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2 段苏平;;《乱世佳人》中的恋土情结[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3 刘小溪;;《青春之歌》与《飘》之比较[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S2期

4 钱珊;;土地——《飘》中的一个鲜明符号[J];电影文学;2013年14期

5 翁勋章;;评电影《乱世佳人》的现实与写实的意义[J];电影文学;2014年16期

6 苗艳;;《飘》中代表女性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5年05期

7 刘志飞;;环境影响性格——斯佳丽艺术形象解读[J];科技信息;2008年31期

8 章峗;;《飘》中会话的语用分析——违背合作原则的体现[J];科技信息;2009年28期

9 杨秋红;;漂浮于乱世的“领舞者”——论《飘》中斯嘉丽的魅力形象与女性主义意识[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10 孙晓阳;;从《飘》的思嘉形象解读米切尔的妇女观[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09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双凤;小说Gone With the Wind《飘》中的人物服饰解析[D];东华大学;2009年

2 胡志艳;聚光灯下的译著[D];苏州大学;2008年

3 计颖;在跨文化的意义下看归化与异化策略在文学翻译中的运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4 潘希子;论《押沙龙,押沙龙!》中南方文学传统与现代主义艺术技巧的融合[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李静敏;;电影《乱世佳人》主要人物赏析[J];电影文学;2012年06期

2 易显飞;章雁超;傅畅梅;;文化女性主义视域中的技术[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3 谢景芝;《飘》中郝思嘉形象魅力解读[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周亚明;;郝思嘉女性意识的深度审视[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5 张家平;一部毁誉参半的畅销书──美国小说《飘》研究述评[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5年01期

6 周雪;;文化女性主义视域下的女性价值观照——以玛格丽特·德拉布尔的《光辉大道》为例[J];名作欣赏;2014年03期

7 董金伟;《飘》的魅力、价值与特色[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赤军;隋慧;;解读《飘》的女主人公思嘉[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10年01期

2 万敏;;从《飘》看玛格丽特·米切尔的生命思考与女性意识[J];名作欣赏;2011年14期

3 莫菲菲;钟颖;;一个矛盾的灵魂——浅析《飘》女主人公斯嘉丽的性格变化[J];科技信息;2011年34期

4 金中英;;《飘》中的爱与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7期

5 安妮·爱德华兹;赵健;;《飘》热五十年[J];文化译丛;1987年05期

6 韦建国;《飘》的社会轰动效应探究[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7 丁芸;《飘》的轰动效应探源[J];台州师专学报;1997年01期

8 李照冰;;《飘》中的女性价值观[J];考试周刊;2009年38期

9 顾韶阳,王丽艳;《飘》与妇女觉醒——《飘》中女性价值观浅析[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10 高丽;浅析《飘》的艺术魅力[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邱姣;;态度系统视角下《飘》中斯嘉丽的性格特点分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本报记者 王胡;诞生75年后,为什么政治不正确的《飘》仍然畅销[N];中华读书报;2011年

2 国际关系学院英语系 张孟媛;《飘》里的战争[N];光明日报;2011年

3 渤海大学 丛丽芝;《飘》中女主人公对婚姻的看法[N];山西青年报;2014年

4 宋平;玛格丽特·米切尔与广告人丈夫[N];中华读书报;2002年

5 莱楚;《飘》迎来第二部续集[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6 刘晓艺;在这间斗室里她写完了《飘》[N];深圳商报;2003年

7 许丹红;《飘》:一朵恒久不衰的爱情之花[N];中国教师报;2006年

8 孙燕;有风吹过[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万丽萍;《飘》在中美两国的接受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2 吴慧敏;《飘》在20世纪40年代中国的重写[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3 柳莺莺;女性主义视角下《飘》的解读[D];湖北工业大学;2010年

4 彭白良;译介学视野下论《飘》在中国的翻译[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许颜哲;《飘》的语用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林赫;《飘》中女性意识的觉醒[D];吉林大学;2012年

7 张睿;论《飘》中的生态女性意识[D];贵州大学;2009年

8 王芳芳;《飘》中性别差异的语用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9 朱云;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对《飘》的三个中译本的描述性对比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10 覃丽娟;父权式压迫及其消解:《飘》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D];中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305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7305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5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