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了不起的盖茨比》:美国爵士时代的代言

发布时间:2018-05-21 08:58

  本文选题:了不起的盖茨比 + 爵士时代 ; 参考:《时代文学(下半月)》2015年09期


【摘要】:爵士时代是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对美国20世纪20年代这一历史时期的特殊称呼。作为"爵士时代编年史家",菲茨杰拉德通过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真实地再现了那个时代特有的社会风貌和各色人物。爵士时代崇尚金钱至上和享乐主义,抛弃了原有的优秀传统,走向了精神的虚无与飘零之中。放纵过后,迎接爵士时代的不是黄金时代,而是十年的经济大萧条。除了一些经济原因,某些意识形态领域的衰退也导致了爵士时代的衰败,这一点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也有所展现。
[Abstract]:The Jazz Age is a special address of the American writer , Fidel , for the historical period of the 20th century . As the " Jazz Age Chronicles " , the Great Gatsby of the novel has faithfully reproduced the unique social features and colors of the era . The Jazz Age is not the golden age , but a decade of economic depression . In addition to some economic reasons , the decline in certain ideological fields has led to the decline of the Jazz Age , which has also been shown in the Great Gatsby .
【作者单位】: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分类号】:I712.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美国30年代大萧条回眸及对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启示[J];中国经贸导刊;1998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学峰;;论保险法上的风险分类:合理区分V.歧视[J];比较法研究;2014年02期

2 刘学义;;微博戏仿的狂欢话语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3 张知;;关于检验质量理论几个基本概念的思考和建议[J];医学争鸣;2014年01期

4 赵杭飞;钟守满;;语义原词释义对翻译的启示[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5 史雪芬;;从汉英味觉词的隐喻现象对比研究看中西方文化差异——以汉语的“甜”和英语的“sweet”为例[J];才智;2014年02期

6 卢亚明;马慧娜;白云霜;;言说“人性”的合法性依据——重释朱光潜的“自然人性说”[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7 赵喜平;;从法理学的角度看公共利益问题[J];法制与社会;2014年21期

8 李晶;;英文地震科技论文汉译技巧探讨[J];高原地震;2014年04期

9 李爽;;“气”的英译[J];滨州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10 李秋霞;;对达尔文“进化论”中“evolution”译词的新思考[J];翻译论坛;201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邱晓万;;浅析手镯的概念[A];2011中国珠宝首饰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伟;《联合国宪章》宪法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陶治会;资产市场不稳定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3 杨英;当代青少年羞耻观的特征及成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4 方健华;中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评价及其标准体系建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5 何银;规范竞争与互补[D];外交学院;2014年

6 王磊;欧盟对外行动署制度研究:机构与权能[D];复旦大学;2012年

7 冯莉;类型学视野中的汉英形容词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年

8 常轶军;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认同[D];吉林大学;2014年

9 赵勇;亲和性城市公共游憩空间的系统建构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10 赵君;碳税征收公平原则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孝霞;从语境顺应角度研究网上购物广告中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2 李凤玉;阐释学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王宁;寻找—找到—失去[D];四川外语学院;2012年

4 王惠霞;基于SWECCL语料库的中国学生虚化动词GET和GIVE词汇型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5 管文娟;基于CLEC的中国大学生对比性话语标记语使用特点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6 杨曦;认知语言学视域中英汉仿拟的运作机理及文化内涵探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3年

7 潘俊宇;高校教师职业责任感培育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

8 吕楠;意象图式理论在英语介词一词多义教学中的应用研究:UNDER的个案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9 王盈;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习得对象类介词偏误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10 杨柳;框架理论下英汉数字习语中数字框架对比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莉;;爵士时代的精神崩溃——评《夜色温柔》中迪克的悲剧命运[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 晏丽;晏娜;;“爵士时代”背景下雅俗文化两极论的“文化论争”[J];大理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3 Glitter;;不可重现的爵士时代[J];新经济;2013年18期

4 韩小哲;;从《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品咂“爵士时代”的悲惋[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年06期

5 戚一岚;;爵士时代的寓言——《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评析[J];文教资料;2007年29期

6 贾芳;;一曲“爵士时代”的悲歌: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年15期

7 焦继承;试论“爵士时代”美国小说家及其作品的悲观情绪[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8 刘小林;“爵士时代”的一曲哀歌《了不起的盖茨比》与“美国梦”[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9 李幸;曾宪英;;“爵士时代”最后的挽歌——评《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音乐描写手法的运用[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10 崔丹,费茜;爵士时代时髦女郎的文化历史渊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吴莉;爵士时代的精神崩溃[D];西南大学;2007年

2 华苏扬;迷失在爵士时代:美国梦之破灭—评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与《夜色温柔》[D];苏州大学;2002年

3 鲍聪颖;“爵士时代”的青年文化及其文学表现[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4 黄亚莉;迪克·丹弗:一位爵士时代的大绅士[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娜;解析《夜色温柔》中爵士女性形象[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王宏丹;《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精神生态解读[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颜健生;《夜色温柔》:接受美学视阈下的重读与反思[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刘邱;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的塑造[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185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9185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4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