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英国人的“岛国情结”

发布时间:2018-05-23 13:30

  本文选题:英国人 + 岛国情结 ; 参考:《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摘要】:一个民族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对这一民族心态和国民性格的形成、发展和嬗变均产生巨大的影响。英国四面环海,整天和海洋打交道的英国人天生就有着强烈的岛国意识,这种岛国意识在英国后来所进行的殖民扩张中不断得到加强,并从民族意识逐渐上升为民族自觉,形成独特的海洋文化。"岛国情结"作为一种深埋于人们思想意识深处的文化积淀,甚至制约英国的外交策略。"岛国情结"成就了英国人的帝国美梦,却也加速了其美梦的幻灭。
[Abstract]:The natur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of a nation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formation,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the national mentality and the national character. The British people surrounded by the sea all day and all day have a strong sense of island state, which has been strengthened in the colonial expansion after the British. The national consciousness has gradually risen to the national consciousness, forming a unique marine culture. "Island state complex" is a cultural accumulation deep in the people's mind, and even restricts the British diplomatic strategy. "Island state complex" has achieved the British Empire's dream, but also accelerated the disillusionment of its dream.
【作者单位】: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I561.0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亚文;跨文化交际中的误征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张_g;;语言教学中文化导入的重点与难点[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3 徐在中;;从《鲁宾逊漂流记》看西方殖民过程[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杜兴梅;;殖民地女性找寻自我的悲歌——《藻海无边》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5 黎月新;;创造人类生存寓言的人物——鲁宾逊[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6 李萍;;利用希腊神话进行英语文化教学初探[J];安康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7 李景生;;影响中西语言修辞效果的文化探源[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11期

8 郝运慧;宫玉波;;《白鲸》与希腊神话的原型阐释[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张颖;;中西方时间观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04期

10 陈文智;徐建纲;;英汉委婉语的深层社会文化透视[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唐凤英;;高校民语班英语课堂的跨文化传播图景——一个汉族老师在两个民语班英语课堂的教育民族志[A];第四届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C];2012年

2 王加华;;农事与时间:中国传统时间观的特点、成因及其社会影响[A];山东省民俗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王克;刘海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心理环境优化路径探微[A];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与当今中国社会思潮[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惠玲;话语维度下的赛义德东方主义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高山;大学学科文化管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赵亮;流亡的诗学[D];浙江大学;2011年

4 黄晖;论中国现代小说批评的实践性品格[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志斌;欧美流浪汉小说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畅;文学作品中的宗教文化元素与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7 李志雄;亚里士多德的古典叙事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8 綦甲福;人际距离的跨文化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07年

9 王松林;康拉德小说伦理观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卢姗;文化视野下美国20世纪战争小说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洪昭;中俄跨文化交际中的时空因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王海波;泰安山城结合部公园游人行为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刘璐;中国青年在法国报纸上的形象分析[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0年

4 杨晓利;鲁滨逊故事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魏薇;植物的建筑化应用[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6 陈海红;论萨义德的文学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杨;《曼斯菲尔德庄园》中的帝国话语[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曹力文;从《华英字典<英汉词典>》和《汉英合璧相连字汇》看19世纪中国文化西传[D];暨南大学;2011年

9 闫文静;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探析我国网络媒体对外传播[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莉;意大利学生汉语习得文化障碍分析及对策[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建国;立足特色 大力推进海洋文化建设[J];江南论坛;2005年08期

2 叶云飞;;试论海岛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策略——以舟山群岛海洋文化产业发展为例[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04期

3 孙立新;一门正在崛起的新学科——《海洋文化与社会》读后[J];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02期

4 刘桂春,韩增林;我国海洋文化的地理特征及其意义探讨[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5年03期

5 徐凌;中国传统海洋文化哲思[J];中国民族;2005年05期

6 刘家沂;;中华文明的瑰宝:海洋文化遗产[J];今日中国论坛;2006年09期

7 刘福芳;;试论海洋文化的哲学内涵[J];理论学刊;2006年11期

8 任念文;;中华民族与海洋文化的关系[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9 龚烈沸;;论岱山群岛在中国海洋文化中的优势地位及影响[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王光辉;杨明;;福建海洋文化及旅游开发浅析[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顾晓伟;李云根;;在福建发现中国的海洋文化——历史记忆与海洋文化认同[A];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陈金海;;妈祖,海洋文化重要的象征[A];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黄顺力;;“铸海之魂”——福建省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A];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跃民;;海洋文化在广州[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5 吴建华;李秀斌;;试论海洋文化行为及其社会学本质[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6 ;第四篇 海洋文化[A];2008中国海洋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张伟东;;关于加强海洋文化的塑造与提升的研究报告[A];2008中国海洋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叶志坚;;试论福建海洋文化的产生、轨迹与特征[A];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赵君尧;;福建古代海洋文化历史轨迹探微[A];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王玉国;;试论福建海洋文化与海峡旅游区[A];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浙江省宁海县海洋与渔业局 陈 丰;加强全民族海洋文化意识教育[N];中国海洋报;2005年

2 徐志良;探索中国的“海洋文化”[N];经理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戴路;加强我国海洋文化研究[N];中国海洋报;2007年

4 苏涛;以海洋文化促和谐发展[N];中国海洋报;2007年

5 高纯;弘扬海洋文化 需要社会各方力量[N];中国水运报;2007年

6 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 吴春喜邋房建孟;正确处理好海洋文化建设中的几个关系[N];中国海洋报;2008年

7 记者 王元晖;海洋文化助力两岸交流[N];厦门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王光明;能否用海洋文化命名深圳文化学派?[N];深圳商报;2009年

9 实习记者 王君策;海洋文化:不可或缺的一抹蓝[N];中国海洋报;2010年

10 陶思炎 东南大学东方文化研究所教授;海洋文化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先导[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颖;山东海洋文化产业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敏;基于国际竞争的我国海洋文化发展战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2 刘建山;我国海洋软实力的现状与提升途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3 王聪;社会变迁视角下的海洋文化遗产保护路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4 庞蕾;论中国海洋文化的发展[D];湘潭大学;2013年

5 张涛;论海洋文化对海洋立法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4年

6 尚方剑;我国海洋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7 朱进;中国海洋文化法律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8 景莹莹;论海洋文化对海洋立法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3年

9 王峗;青岛海洋文化资源及其保护与利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10 丁文军;日照市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9249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9249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8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