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无所遁逃——门罗小说集《逃离》主题解读

发布时间:2018-07-02 13:49

  本文选题:艾丽丝·门罗 + 女性命运 ; 参考:《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摘要】:加拿大女作家艾丽丝·门罗通过短篇小说集《逃离》对现实生活中女性生活经历的描述,向读者揭示了她们面对生活诸多无奈时内心的挣扎、彷徨、逃离、无奈与回归之情,使读者在心灵上产生极大震撼,在震撼之余进行深思。
[Abstract]:Alice Monroe, a Canadian female writer, describes the life experiences of women in real life through a collection of short stories, which reveals to readers their inner struggles, indecision, flight, helplessness and return in the face of a great deal of helplessness in life. So that readers in the mind to produce a great shock, in addition to shock for reflection.
【作者单位】: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教研部;
【分类号】:I711.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林玉珍;;艾丽丝·芒罗短篇小说的多重主题[J];世界文学评论;2006年02期

2 陈凤;;无法逃离的人生境遇——艾丽斯·门罗《逃离》中女性命运探析[J];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廖智英;;爱丽丝·芒罗的小说《荨麻草》感染力的由来[J];飞天;2010年12期

2 罗素容;;小中见大,平中见奇——从二元对立角度看门罗作品《逃离》[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3 林小群;;对艾丽丝·门罗《逃离》的后现代主义的解读[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4 崔瑾英;;艾丽丝·蒙罗短篇小说《荨麻》的多重主题[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年18期

5 张芳;;近三十年来国内外艾丽丝·门罗研究述评[J];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6 贺娜;;艾丽丝·门罗对哥特式写作风格的创新[J];大学英语(学术版);2014年01期

7 戴甄;;他者视角下被悬空的女性——门罗小说中被建构和消解的女性形象[J];当代文坛;2014年03期

8 庄园;;女性意识的觉醒与成长——爱丽丝·门罗《逃离》的女性主义解读[J];才智;2014年10期

9 朱宾忠;杨文慧;;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艺术特色论[J];长江学术;2014年04期

10 靳峰;;从《逃离》看平凡女性的自我救赎之路[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郑季文;;《逃离》与《蟹工船》在故事结构上的相似点[A];日语教学与日本研究——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江苏分会2014年刊[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怡;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的加拿大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晓玲;艾丽丝·蒙罗《一个好女子的爱》中的阴性书写[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蒋瑛;《逃离》主题的认知诗学循迹[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3 罗素容;《逃离》的结构主义叙事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4 朱佳;艾丽丝·蒙罗的《逃离》中的逃离主题探析[D];内蒙古大学;2013年

5 周智勤;艾丽丝·门罗小说中男性形象对女性意识成长的作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6 刘君敏;从属性对现代女性自性完善的禁锢与延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7 宣啸;对艾丽丝·门罗《适合》及《爱的进程》的功能文体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8 孟德慧;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姑娘们和女人们的生活》与《逃离》中的逃离历程[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9 刘静;艾丽丝·门罗的写作艺术一试论门罗作品《逃离》中对于经典作家的传承与创新[D];安徽大学;2014年

10 聂悄语;从风格标记理论看艾丽丝·门罗《火车》的汉译[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新慧;双面蒙萝——论艾丽丝·蒙萝的《姑娘们和女人们的生活》[J];兰州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帷谷;;门罗宣言的性质和作用[J];学术月刊;1963年03期

2 祝立明;试论门罗宣言的性质与作用[J];世界历史;1981年05期

3 丁少伦;;一种试图走向“科学”的美学——托马斯·门罗美学思想述要[J];理论学刊;1990年01期

4 张世均;;评詹姆斯·门罗[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5 周福全;“兰草风格”音乐之父──比尔·门罗[J];世界文化;1998年01期

6 西门媚;;门罗获奖能改变什么[J];现代青年(细节版);2013年11期

7 艾玛;;探访诺奖得主的“门罗书店”[J];中国校园文学;2013年23期

8 赵庆庆;;像海狸一样勤奋和坚守——门罗漫记[J];西部;2014年01期

9 谢文雄;;门罗与中国[J];文化交流;2014年01期

10 陈晓明;;于细微处见小说艺术——略谈门罗小说集《逃离》[J];群言;2014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撰稿 本报记者 傅小平;门罗:与写作有关的“秘密”[N];文学报;2013年

2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译 郑龙;门罗小说:一种内心的向往[N];中国艺术报;2013年

3 江苏省沭阳县 孙仲;门罗作品不赶工是理性选择[N];中华读书报;2013年

4 彭波;透过门罗的观察镜[N];中华读书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王坤宁;六年磨一剑 门罗7部作品将面市[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张春铭;爱丽丝·门罗:从小镇走向诺奖[N];中国教育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吴小曼;门罗的力量[N];华夏时报;2013年

8 姜伯静;门罗获诺奖的启示[N];人民公安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李婧璇 编译;门罗:得到掌声好过被嘘下台[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年

10 顾文豪;门罗的精准仿若利刃[N];中国经营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宫萍;身份问题对艾丽丝·门罗文学创作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9年

2 蒋小龙;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叙事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3 刘静;艾丽丝·门罗的写作艺术一试论门罗作品《逃离》中对于经典作家的传承与创新[D];安徽大学;2014年

4 于明月;艾丽丝·门罗作品的主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5 鄢菁萍;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女性形象研究[D];南昌大学;2014年

6 周智勤;艾丽丝·门罗小说中男性形象对女性意识成长的作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7 宣啸;对艾丽丝·门罗《适合》及《爱的进程》的功能文体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8 吕鹏飞;门罗主义研究[D];外交学院;2008年

9 刘小梅;爱丽丝·门罗作品的南安大略哥特风格[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10 侯蒙蒙;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艾丽丝·门罗的《逃离》[D];曲阜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0903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0903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b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