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对司各特英国小说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发布时间:2018-07-25 08:01
【摘要】:“历史小说之父”沃尔特·司各特赫赫有名,一生创作了众多著名的诗歌和小说,对英语文学影响巨大。司各特在其历史小说中将奇迹与现实结合,真实地反映了发生在英、法等国家内部的激烈矛盾和冲突。 对司各特作品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主要关注司各特最为著名的小说,特别是《艾凡赫》和《威弗莱》,而《红酋罗伯》和《中洛辛郡的心脏》等小说却备受冷遇。另外,国内外学者主要从历史主义和苏格兰形象等方面研究司各特小说,所以司各特的小说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本论文以司各特的四部英国小说——《威弗莱》、《红酋罗伯》、《中洛辛郡的心脏》和《艾凡赫》——为研究对象,以生态女性主义理论为基础,深入研究四部小说中女性和自然遭受的男性压迫,揭示了小说中女性与自然在抵抗男性压迫中的联合努力。 论文共五章。首先,论文介绍了司各特及其四部英国小说,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司各特的研究,说明了论文的理论基础、以及论文的重点和结构。 论文第二章分析了自然与女性的象征性联系。在四部小说中,自然在一定程度上被女性化,而女性也被比喻成动植物,体现了自然与女性的密切关系。 第三章讨论了自然与女性所遭受的父权制压迫。通过对小说的研究,作者发现英国男性热衷于战争、聚会和打猎,这对自然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同时,他们对英格兰、犹太、撒克逊以及苏格兰女性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歧视。在四部小说中,自然与女性都成为父权制的牺牲品。 第四章揭示了自然与女性的共同抵抗。在四部小说中,女性与自然相互联合,抵抗男性压迫。女性尊重自然,以此促使男性提高自然的地位;而女性因为自然而获得了力量,使得她们获取与男性同等的权利和自由。 第五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概述了前文的分析,重申了论文的主要观点。论文作者希望本论文能够拓宽司各特小说的研究视角。
[Abstract]:Walter Scott, the father of historical novels, has created many famous poems and novels throughout his life, which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English literature. Scott's combination of miracles and reality in his historical novels truly reflects the fierce contradictions and conflicts that occur in Britain and France. The study of Scott's works began in the 1930s. At present, domestic and foreign studies mainly focus on Scott's most famous novels, especially Avatar and Waverley, while Red Emirates Robb and Heart of Middle Lothingshire are neglected. In addition,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mainly study Scott's novels from the aspects of historicism and Scottish image, so Scott's novels still have a lot of research space. In this thesis, four English novels by Scott-"Waverly", "the Red Emirates", "the Heart of Central Lothingshire" and "Avon" are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ecological feminism. A thorough study of the male oppression of women and nature in the four novels reveals the joint efforts of women and nature in resisting male oppression. The thesis consists of five chapters. First of all, the paper introduces Scott and his four English novels, briefly reviews the research on Scott at home and abroad, explain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paper, as well as the emphasis and structure of the paper. The second chapter analyzes the symbolic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ure and women. In the four novels, nature is feminized to a certain extent, and women are compared to animals and plants, reflecting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ure and women. Chapter three discusses the patriarchal oppression of nature and women. Based on a study of the novel, the author finds that British men are keen on war, gathering and hunting, which does great harm to nature; at the same time, they have different degrees of discrimination against English, Jewish, Saxon and Scottish women. In the four novels, both nature and women fall victim to patriarchy. The fourth chapter reveals the common resistance between nature and women. In the four novels, women and nature unite with each other to resist male oppression. Women respect nature, which encourages men to improve their status, and women gain power by virtue of nature, giving them the same rights and freedoms as men. The fifth chapter summarizes the whole paper, summarizes the previous analysis, and restates the main points of the thesis. The author hopes to broaden the perspective of Scott's novels.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561.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红松;;试论对话对19世纪英国小说创作的促进作用[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2 朱琳;;一部有特色、有分量的英国小说史新著——简评《英国小说发展史》[J];外国文学动态;2008年01期

3 杨世真;;“进步”神话的祛魅——评殷企平的《推敲“进步”话语——新型小说在19世纪的英国》[J];外国文学研究;2009年05期

4 郎名昆;;英国小说的诞生[J];文化译丛;1984年03期

5 魏玉杰;英国小说与疾病[J];外国文学评论;1994年02期

6 高继海;80年代的英国小说[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7 陈新;论19世纪英国小说的阶级观[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8 高奋;18世纪英国小说理论探微[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年10期

9 殷企平;小说的用处——19世纪中叶英国小说理论的主旋律[J];外国文学评论;1998年01期

10 陈广兴;;2013年英国小说研究在中国[J];外国文学研究;2014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张君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描绘英国小说的全景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黄梅;18世纪英国小说和我们[N];中华读书报;2003年

3 南京大学英语系 徐蕾;当代英国小说中的现实主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4 瞿世镜 任一鸣;当代英国小说的世界视野[N];文艺报;2007年

5 金萌萌;孙晓纲:穿行现实与理想之间[N];中国邮政报;2006年

6 王纪人;“文学是天然时尚的”?[N];社会科学报;2007年

7 林行止;笑不笑由你[N];东方早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罗杰鹦;英国小说中的视觉召唤[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2 岳峰;二十世纪英国小说中的非洲形象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3 李永梅;“渡河人”对家园的追寻[D];山东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瑶;英国小说在中国大陆1949-1999年间的出版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1年

2 王磊;对司各特英国小说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3 王伟;英国小说在中国大陆五十年的出版研究(1900—1949)[D];北京印刷学院;2011年

4 张陈晗;十八世纪英国小说中的道德建构[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5 彭晓伟;范尼·伯尼《伊芙琳娜》中的女性声音[D];湘潭大学;2012年

6 鲁芳;英国小说的兴起和早期女性小说家[D];复旦大学;2010年

7 王海辉;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法国中尉的女人》[D];河南大学;2007年

8 尹璐;善与恶的境遇性[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9 吴斌;难以跨越的中产阶级意识形态樊篱[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卢佳;狄更斯与英国小说中的道德训诫传统[D];湘潭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431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1431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2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