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文化折射出的女性意识差异——郝思嘉与阿兰的对比研究
[Abstract]:Land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elements in literary works, carrying strong cultural information and forming land culture. In the novel gone with the Wind and the Earth, the land culture has a great relationship with the heroine's female consciousness. Based on the land cultu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ages of Scarlett and Alan from the land culture, and compares the differences of their female consciousnes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contrast between the image of women and the land culture, the contrast between tradition and anti-tradition, the contrast between land culture and women's view of marriage, the contrast between independence and tenderness, obedience, etc. Land Culture and the fate of Women-A comparison between maturity and extinction.
【作者单位】: 邢台学院外语系;
【分类号】:I712.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郭英剑;赛珍珠:后殖民主义文学的先驱者[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华泉坤,张浩;《暴风雨》——莎士比亚后殖民解读的一个个案[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2 孙妮;评《三位女性的文本与帝国主义的批判》译本——兼论西方文论的翻译标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张蓉;贾辰飞;;后殖民主义文化心理下的生存困境——《我爱比尔》[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4 侯治辉;;后殖民语境下《蝴蝶君》的文化策略呈现——东方幻象背后的秘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5 张道爱;;现当代文学中的上海书写景观——论上海书写的两种基本形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6 章琦;;浅析跨文化视阈下的文学名著复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7 仲颖;;《乞力马扎罗的雪》的后殖民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3期
8 张杰;;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翻译——读《翻译与帝国:后殖民理论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5期
9 王晶;;论薇拉·凯瑟《我的安东妮亚》中的移民文化身份认同危机[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王维;切肤之痛 痛定思痛——关于后殖民理论的思考[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苏典娜;;从徐冰看当代艺术的“后殖民批评”[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2 陈瑛;;“东方主义”与“西方”话语权力——对萨义德“东方主义”的反思[A];东方丛刊(2004年第3辑 总第四十九辑)[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明端;从伤痛到弥合[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艳红;美国黑人英语汉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伟;文化翻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杨席珍;资本主义扩张路径下的殖民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7 钟希明;介入公共场域的知识分子写作[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志彬;当代台湾少数民族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崔瑛祜;左翼文学论争中的茅盾(1928-1937)[D];北京大学;2011年
10 董琼华;社会转型中的认知范式与价值重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价值体系重构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左春雷;迪斯尼影片《花木兰》中的东方主义[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付秀萍;徐圣稚;;从《飘》的主人公斯佳丽身上看玛格丽特的女性意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0期
2 丁芸;思嘉精神及其形象的审美价值[J];浙江师大学报;1999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泉;《世界的每个早晨》[J];世界电影;1993年01期
2 孙淑章;;党员阿兰[J];参花(上);2014年05期
3 小乔公子;;破吉普又回来了[J];可乐;2011年07期
4 张戈;阿兰·休斯顿我有一个老爸助理[J];当代体育;1999年17期
5 朱润雨;小熊阿兰的双休日[J];早期教育;2000年03期
6 段落;;月牙塘街的阿兰[J];滇池;1996年07期
7 郑立祥;;阿兰开店[J];飞天;2000年01期
8 沈青黎;;阿兰 坚信是我的月光宝盒[J];中外女性健康;2014年01期
9 王东;阿兰·德隆不怕衰老[J];大众电影;1994年06期
10 ;阿兰[J];消费电子;2014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俞莉琪;;探索非现实:阿兰·科尔班与表征史[A];第十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唱响世界的藏族女歌手 何兰·达瓦卓玛[N];甘孜日报(汉文);2008年
2 陈 岩;北京的发展速度令人惊叹[N];大众科技报;2005年
3 施春莉 通讯员 长睿;“走出国门”的中国企业[N];中国贸易报;2011年
4 本报驻巴黎记者 何农;阿兰·德龙 “再也不去演电影”[N];光明日报;2002年
5 本报特约记者 石佰华 通讯员 谢阳 杨建兵;精美画册内起获海洛因[N];广西法治日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李茂;向电视节目主持人学习[N];中国教师报;2009年
7 冯俊;哲学家的品质[N];中华读书报;2011年
8 李 茂 编译;英国教师将获明确惩戒权[N];中国教师报;2005年
9 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梁燕;开幕式 莎士比亚作主题当之无愧[N];南方日报;2012年
10 何长贞;联合国副秘书长盛赞我赴刚维和部队[N];解放军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艳辉;解读《大地》女主人公阿兰的女性意识[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881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188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