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堡的礼物》中女性形象表现的矛盾性
[Abstract]:For a long time, critics hold two different views on the female characters in Saul Bellow's novels. The female image in Bellow's early works has always been criticized by feminists, and Bellow has also been classified as a male dominant writer for this reason, and the critical circle has highly appraised the female image in his later works. The doubts and controversies in the critical circle stem from Bellow's complex feelings towards women. The gift of Humboldt is written in the peak of Bellow's literary career, and the hero Charlie Sitlin is Saul Bellow's representative in the novel. Therefore, the contradictory emotion and attitude expressed by Citlin towards women can reflect Bellow's special feelings towards women at that tim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m, this thesis takes the female images in Humboldt's Gif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probes into the embodiment of Bellow's contradictory feelings towards women in the female images. The thesis first discusses the root cause of contradiction and the contradictory emotion of the hero to the female in his past life. Deeply influenced by patriarchal thought, Citlin indulges in the lost and beautiful family life, falls into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ideal and reality in real life, and embodies this emotion in the attitude and view of women. Second, in the face of a failed marriage, Sitlin tries to demonize his wife and defend his strong sense of male superiority as a victim. However, Seitlin's reflection and sympathy for his wife left him struggling with inner contradictions. Finally, the middle-aged Citlin saw his relationship with his lover as a financial transaction, using her youth and beauty to resist the midlife crisis, and eventually leading to the lover's departure. This led Sitlin, who had always been biased against his lover, to think about his unfair treatment of wome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m, the author studies Bellow's contradictory expression of female image in Humboldt's Gift, which can help readers to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of female image in Bellow's novels. It also causes readers to think about the creation of female images in Bellow's novels.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712.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剑;诗性的灵魂——《洪堡的礼物》中知识分子形象解析[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陈初云;;论贝娄小说《洪堡的礼物》中的不可靠叙述[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刘兮颖;;《洪堡的礼物》中的“成功”与救赎[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刘兮颖;论《洪堡的礼物》中隐喻的“父与子”的主题[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5 张加民;《洪堡的礼物》叙事艺术初探[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02期
6 陈世丹;“奇特的脚需要奇特的鞋”──《洪堡的礼物》艺术手法浅论[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7 秦新强;;摇曳于“十里洋场”的罂粟花——张爱玲《传奇》女性形象浅析[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8 阿玉;《镜花缘》部分女性形象小议[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1年01期
9 胡光璐;;《白鹿原》女性形象与妇女解放问题[J];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10 逄增玉,苗丽芬;论解放区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文化和审美价值[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文雅歌;;红尘中的诗性守望——论《谁带我回家》中的女性形象和诗情品格[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阿毛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张德福;;普列姆昌德小说中的女性形象[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3 汪介之;吴晓燕;;论俄罗斯文学中的女性形象[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4 李兢兢;;论林黛玉形象的文化意蕴[A];水浒争鸣[第七辑]——2002中国水浒学会联会暨全国明清小说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林婉娇;;《暗夜行路》中的女性形象[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卢丹;;畸形的表述——对媒体选美赛事报道的再解读[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6年
7 田永红;;土家族傩坛中的女性形象[A];中国梵净山傩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刘国蓉;;简论辛词女性形象[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黄良奇;;从“主体虚位”到“符号异化”——论媒介在娱乐化场域中对女性形象的建构[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王双;;新时期《诗经》人物形象研究述评[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四辑)[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丁 洁;让女性形象在荧屏绽放真善美[N];中国艺术报;2006年
2 本报特约记者 周晔 林林;谁是大众传媒中的女性形象?[N];文艺报;2000年
3 温亚军 邓晖;教育题材中的女性形象[N];中国文化报;2006年
4 陆敏;浅谈媒体对女性形象的表现及反思[N];中华新闻报;2007年
5 龚静;她们,,“有意味的”世纪形象[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6 王世枚;广告中的女性形象与审美取向[N];中华新闻报;2004年
7 罗韵娟 谢钰婷;网络女性频道的内容分析与解读[N];中华新闻报;2007年
8 文红霞;徘徊在觉醒与迷惘之间[N];中国妇女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乔虹;中国女性形象教育工程第二阶段活动启动[N];中国妇女报;2006年
10 仁怀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 祁小平;浅议电视节目在女性形象重构中的偏颇[N];经济信息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X;晚清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及其传统再构[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小燕;中古诗歌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黄巍;“文革”时期女性形象政治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4 曾静;云南少数民族史诗歌谣中女性形象的认同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5 雷霖;现代战争叙事中的女性形象研究(1894-1949)[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6 车凤成;为被承认而斗争—贝娄作品主题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赵小青;东方影像中的女性[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年
8 蒋小平;晚明传奇中女性形象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9 李军;想象性书写与边缘性阅读[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李欣;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对女性形象的叙述与展示[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洁;《洪堡的礼物》中女性形象表现的矛盾性[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2 王艳;《洪堡的礼物》的对话性解读[D];江南大学;2014年
3 梁春兰;困境及摆脱困境的出路《洪堡的礼物》创作主题解读[D];广西师范学院;2012年
4 韩雪;《洪堡的礼物》的叙事艺术分析[D];辽宁大学;2012年
5 李磊承;贝娄小说中的芝加哥书写[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孟逸君;“我与你”关系:人类生存的意义[D];郑州大学;2012年
7 李青;《洪堡的礼物》中的异化主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8 田露露;《洪堡的礼物》中叙事空间的分析[D];河北科技大学;2010年
9 成城;《洪堡的礼物》叙事技巧[D];外交学院;2012年
10 白军芳;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23006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300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