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带我出去》中的同性恋和男性气质危机

发布时间:2018-11-04 16:03
【摘要】:本论文讨论2003年托尼奖最佳戏剧、美国剧作家理查德·格林伯格剧作《带我出去》中同性恋与男性气质间的关系与互动。论文从男性研究视角出发,分析剧中在棒球文化中男性气质的建构及其对于运动员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剧中作为明星棒球运动员的主角的出柜经历,揭示出在棒球运动中运动员对于同性恋的负面态度和刻板印象。通过探讨主角对这些刻板印象以及对传统意义上男性气质与同性恋间权力关系的挑战乃至颠覆,论文最后得出结论:剧作家通过在棒球这一代表美国男性气质的运动中塑造的有别于传统意义的同性恋形象,挑战了传统的男性性别等级,展现了性别的包容性和流动性。本论文选取21世纪初年的剧作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男性研究的新观点和新发现审视剧作中的性别政治,,以期对美国同性恋戏剧的新议题和新发展有所洞察。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homosexuality and masculinity in the 2003 Tony Award for Best Drama, American dramatist Richard Greenberg's take me ou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le stud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of masculinity in baseball culture and its influence on athletes, and further studies the coming out experience of the protagonist of star baseball player in the play. Reveals negative attitudes and stereotypes about homosexuality in baseball. By exploring the protagonists' stereotyping and the challenge and subversion to the traditional power relationship between masculinity and homosexuality, Finally, the conclusion is drawn that the playwright challenges the traditional male gender rank and shows the inclusiveness and mobility of the gender by portraying the gay image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meaning in baseball, which represents the American masculinity. This thesis selects the early 21st century drama as the research object, uses the new viewpoint and the new discovery of the male research to examine the gender politics in the drama, in order to have the insight into the new topic and the new development of the American gay drama.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712.0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骆文琳;;《莫瑞斯》中的同性恋主题与文化阐释[J];译林;2008年02期

2 彭珍珠;;《尤利西斯》与社会性别[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王岩;;双性同体视野下的爱密利亚——《伤心咖啡馆之歌》的人物分析[J];作家;2009年24期

4 栗隽;;论自然主义小说《海上扁舟》中的男性气质[J];青年文学家;2011年05期

5 马志国;;别人说我像个女孩子[J];健康;2009年01期

6 尹锐;;论《玉牡丹》中的男性气质及其建构[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0年04期

7 荒林;;性别、乡愁与洛夫诗歌的男性气质美[J];华文文学;2011年02期

8 丁宁;;英雄形象的缝合——孙道临“十七年”的兵表演[J];当代电影;2010年02期

9 丁威;张荣升;;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对立——《到灯塔去》中拉姆齐夫妇婚姻悲剧的重新阐释[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林中英;女人情结[J];华文文学;199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谷征;翁立伟;;男性气质展示:《非诚勿扰》男嘉宾呈现的男性形象分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吴靖;云国强;;迷人的父权制——韩国家庭剧中的现代性与男性气质[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全球传播、媒介与创意产业-对后工业文明的思考”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3 曹晋;赵潇爽;;男性时尚杂志、国际版权贸易与中国的男性气质建构[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8):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论文集[C];2008年

4 李燕;许艳丽;;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性别分析[A];中国首届心理咨询师大会暨心理危机干预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王黑特;;对话与互动——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剧主导文化结构分析[A];中国传播论坛(2002)——中国电视剧传播[C];2002年

6 褚悦闻;;女足的媒介再现:“适时而现”的铿锵玫瑰[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8):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论文集[C];2008年

7 覃晴;陈建新;;浅谈女性意识对传统科学观念的影响和作用[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孟维娜;;不适应的男孩[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女性研究中心 赵杨子;要求具有男性气质对男人同样不公正[N];中国妇女报;2010年

2 心理医生 施琪嘉;他的恶梦源于父亲严厉管教[N];北京科技报;2006年

3 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 方刚;“拯救”男孩?荒唐![N];中国妇女报;2010年

4 张红萍;女性气质——女性说了算[N];中国妇女报;2006年

5 朱建军;解析自宫者成功之梦[N];北京科技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王夕 蔡虹;“伪娘”潮流,浩浩荡荡[N];北京科技报;2010年

7 本报实习记者 赵杉;梦雅恒要作男性饰品市场风向标[N];中国黄金报;2008年

8 司宁博;技术工人也可以是平民英雄[N];中国工业报;2008年

9 文辉 欣桦;“80后”女大学生性别角色认同发生变化[N];中国改革报;2007年

10 荣维毅;以教育手段落实性别平等[N];中国妇女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浦立昕;身份建构与男性气质[D];南京大学;2013年

2 桦桢;第二次浪潮之后[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张伯存;中国当代文学和大众文化中的男性气质[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周平;同性恋银幕形象的演化与身份建构[D];武汉大学;2013年

5 周隽;第五代与新生代导演作品中的男性形象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6 郝胜兰;好莱坞电影里的中国“功夫形象”研究[D];湘潭大学;2013年

7 刘荡荡;制造英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8 刘永杰;爱与死亡:尤金·奥尼尔的性别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东;影视文化的性别批评[D];辽宁大学;2010年

10 郭红梅;二十世纪早期西方视觉文化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峰利;男性气质视角下的父职参与[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2 刘元媛;中国男性时尚杂志对男性气质的建构[D];安徽大学;2010年

3 穆怀奕;男性气质与男性暴力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4 梁珊;美发行业男性从业人员男性气质探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3年

5 王然;简析2012年美国大选期间奥巴马男性气质的媒体建构[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4年

6 林琳;支配性男性气质的牺牲品:田纳西·威廉斯两部剧作中的男性悲剧研究[D];华侨大学;2012年

7 韩芳;玛格丽特·德拉布尔小说《冰雪时代》中的男性气质衰落及其重建[D];河南大学;2011年

8 宋林;《带我出去》中的同性恋和男性气质危机[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3年

9 全津莹;隐秘的身份焦虑:乔伊斯《都柏林人》中的男性气质[D];西南大学;2013年

10 刘可;麦克尤恩短篇小说中的“男性气质”建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3103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3103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7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