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第二十二条军规》叙事特征分析

发布时间:2020-05-21 03:44
【摘要】: 美国作家约瑟夫·海勒(1923-1999)是20世纪战后美国文坛上最具影响力的荒诞派作家。海勒曾在二次世界大战时作为空军服役,而他的代表作《第二十二条军规》正是取材于他的这段经历。 自问世以来,《第二十二条军规》在广大读者和评论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国内外对于该小说已有大量的评论,内容涉及主题研究,黑色幽默研究,人物形象研究以及小说结构研究,但却鲜有系统的叙事手法研究。本文将运用里蒙凯南以及热耐特的叙述学理论分析和研究这部作品的叙事手法,着重分析其时间及空间转换,聚焦以及言语转述。 本论文由五章组成。 第一章为“引论”部分,在简单介绍约瑟夫·海勒及其文学成就、《第二十二条军规》的故事梗概的同时,重点从创作意义的角度回顾国内外已有对于该作品的批评现状。 第二至第四章为论文的核心部分。第二章主要分析和研究《第二十二条军规》时间和空间安排以及其特殊意义。作者将从时间顺序以及时间频率,空间多次转换角度去分析《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时间安排艺术以及其独特涵义。第三章主要阐述和分析《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聚焦手法及其独特作用。作者将运用热耐特的聚焦理论判别《第二十二条军规》所运用的聚焦手法,并用小说中的文本进行意义分析。第四章作者着重分析小说的言语转述作用及类型。通过不同人物间的对话,海勒成功地勾画出了二战下美国社会的荒诞。 第五章是结语。《第二十二条军规》的魅力源自于它独特的叙事特征。瞬间转变的时间空间,荒诞的人物对话以及聚焦于小人物命运的叙事手法使得这部小说经久不衰,堪称经典。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I712.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敏;;海岩小说的当代性叙事特征[J];文山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孔庆庆;;中国古代小说中的意象性人名[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曹曦颖;;《第22条军规》中小人物的生存启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4 陈吉;;一场失却了灵魂的杂耍——新媒体时代的中国电影批判[J];探索与争鸣;2011年07期

5 李齐鑫;;评述《山乡巨变》小说中的民族形式[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6 陈芳;;论安妮宝贝《八月未央》的叙事特征[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7 许孟陶;;奔跑在道德之外——杨遥小说的叙事特征[J];五台山;2011年06期

8 王丽媛;;约瑟夫·海勒的《最后一幕》与西恩·罗森鲍姆的《二手烟》后现代叙事对比研究[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8期

9 郑新宁;;《狂人日记》与《第二十二条军规》[J];长城;2011年08期

10 赵娜;;镜中人——拉康语境中的约翰·尤索林[J];科技信息;2011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孙建光;;《致诺拉:乔伊斯情书》的文体特征及叙事特征研究[A];第十七届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2 夏敏;;闽台民间故事的相关性研究[A];谱牒研究与五缘文化[C];2008年

3 肖芳;;反英雄、反小说、反荒诞——《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后现代特色评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4 孙雅杰;;无理性的游戏——论《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反逻辑[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叶新;;A.斯科特·伯格和《天才的编辑》——《天才的编辑》的创作、出版和传播[A];编辑文化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四届年会优秀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萧平;品钦:游移在失去确定意义的世界[N];文学报;2008年

2 ;忽培元长篇小说《雪祭》评论[N];文艺报;2008年

3 黄专;神圣的欢乐和逍遥的沉思[N];文艺报;2006年

4 止庵(新星出版社副总编辑);关于几本书的题外话[N];中华读书报;2006年

5 白吉秀;幸福尚未来临[N];中华读书报;2009年

6 刘永昶;关于新闻叙事学研究的一些思考[N];中华新闻报;2004年

7 吴锡平;文学:影视的附庸?[N];光明日报;2006年

8 灵焚;“静坐在自己的圆心”[N];中华读书报;2010年

9 王泉根;殷健灵与《风中之樱》[N];文艺报;2006年

10 薛晋文;呼唤电视剧“本体批评”回归[N];文艺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蕊;从文学的书信到书信的文学[D];吉林大学;2007年

2 胡全章;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探询[D];河南大学;2005年

3 钟海波;中国通俗叙事文学繁荣的先声[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侯运华;晚清狭邪小说新论[D];河南大学;2003年

5 叶永胜;现代中国家族叙事文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卞永清;“红色传奇”的叙事特征及其当代命运[D];苏州大学;2006年

7 杨志平;中国古代小说技法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冯鸽;晚清非写实小说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9 蔡海龙;传媒生态视阈下的电视新闻叙事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

10 唐文;权力·死亡·荒诞[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卫垒垒;志异小说的叙事特征[D];南京大学;2011年

2 叶佳佳;蒲宁过渡时期短篇小说的叙事特征[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邝明月;《唐语林》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高跃丽;“断裂”一代小说的叙事特征和精神主题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年

5 张永钢;沃特·莫斯利小说《蓝衣魔鬼》叙事特征解析[D];河南大学;2009年

6 高莹;申京淑小说叙事特征研究[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2年

7 黄亚强;唐传奇叙事特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刘雁冰;试论老舍长篇小说的叙事特征[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梁佳;清代弹词叙事特征论稿[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10 张贤智;历史的另一种叙述模式[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736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6736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6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