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雷马故事集》中别样的人道主义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I5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Alan R. Nelson;肖忠革;;人道主义与医学艺术——我们对护理的承诺[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1990年08期
2 柳昌清;;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历史继承性及其实质[J];甘肃理论学刊;1991年06期
3 陆卓宁;;精神诉求的不同“范式”——两岸文学人道主义精神的勾联[J];中国文学研究;2006年03期
4 周慧梅;;略论《双城记》中的仁爱精神[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田凤娟;;从狄更斯的《双城记》谈他的人道主义精神[J];作家;2008年08期
6 宋晓薇;;《查密莉雅》中所体现的人性关与人道主义精神[J];俄语学习;2009年03期
7 王达敏;;“十七年文学”人道主义思潮及其命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8 王颖;;刍议《大卫·科波菲尔》中人道主义精神[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0年12期
9 杨若冰;;白先勇小说中的人道主义女性意识[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9年09期
10 张永霞;;浅谈柳永歌妓词的人道主义精神[J];淮海文汇;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庄锡华;;新时期文学人性人道主义精神的复活与周扬的学术贡献[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2 韩跃红;王惠玲;;孔子的人道主义精神[A];孔学研究(第四辑)[C];1998年
3 钱谷融;吴俊;;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人道主义[A];时代与思潮(2)——中西文化冲撞[C];1989年
4 汤广全;;浅谈《论语》中的“仁”[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5 罗文东;;科学发展观中的人道主义精神[A];第八届暨第七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朱立元;;新时期“文学是人学”命题的重新确立及其理论意义的与时俱进——兼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人学基础[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年度主题卷)[C];2008年
7 李健鸿;韦敬;张朝志;;论发展残疾人事业对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和作用[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与时俱进 以人为本 探索教转工作新思路[A];反邪教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反邪教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朱绍雯;;如何做好临终关怀[A];第六届全国危重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5年
10 于勇丽;;当前医德问题及对策思考[A];全国第六届口腔医院管理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沙兆华;周强会见以色列大使安泰毅[N];湖南日报;2007年
2 杨晶;弘扬红十字精神 做好人道主义救助工作[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3 郭松民 北京;制度之上还有人道主义[N];中华新闻报;2006年
4 记者 彭燕 林芬;一朝鲜籍货轮在渤海水域沉没 八名朝鲜船员获救[N];中国交通报;2006年
5 高元兴 郭志森;人道主义精神的颂歌[N];中国远洋报;2006年
6 市卫生局;弘扬人道主义精神 积极开展扶残助残工作[N];辽源日报;2007年
7 本报高级编辑 丁刚;灾害让世界人民手挽手[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8 省政协委员 田丽 朱传枝;人道主义应纳入德育教育体系[N];友报;2006年
9 本报评论员;用人道主义精神规范未成年人的行为习惯[N];华夏时报;2004年
10 本报评论员 任孟山;弘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和谐社会建设[N];华夏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崔颖;论志贺直哉文学创作中的人道主义精神[D];山东大学;2007年
2 蔡莉莉;新文学传统中的归来诗歌[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3 韩松;弗洛姆人性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孙万怀;刑事法治的人道主义路径[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5 刘勇;论中国现代文学史诗意识的建构[D];武汉大学;2005年
6 高娟;周作人文学思想略论[D];山东大学;2005年
7 李莉;论现代化进程中的新时期乡族小说[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玲云;论《科雷马故事集》中别样的人道主义[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王炜平;井原西鹤的人道主义精神[D];吉林大学;2007年
3 郭燕;弘扬人道主义 构建和谐社会[D];山西大学;2008年
4 杜杨沁;复归的史诗,执著的英雄[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喻涛;地中海的阳光—论加缪均衡思想[D];西南大学;2007年
6 吴少杰;论简·亚当斯的人道主义实践和精神追求[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富涛;论屠格涅夫的美学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D];内蒙古大学;2008年
8 赵阳;善与恶的变奏[D];苏州大学;2009年
9 王佳;论多丽丝·莱辛小说中的人道主义精神[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黄玮;挣脱羁绊,别是一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902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690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