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神话,第二世界,幻想—托尔金童话创作论

发布时间:2020-06-14 03:24
【摘要】:J.R.R.托尔金因为创作《魔戒》三部曲而备受关注,但是他的创作理论在中国却少人问津,事实上西方对于托尔金的理论研究已经非常细化和深入了,譬如托尔金的语言学研究,托尔金的宗教奇幻文学研究,以及托尔金以《魔戒》为代表的文化研究等。从托尔金一开始创作,他就已经表明:“我写作那些被归类为童话故事的东西,这是因为我愿意写这类故事而不是别的”。虽然现在大多数的人对托尔金的作品定位为奇幻文学,宗教文学,神话文学,但是托尔金在写作伊始,他给自己的作品定位为童话故事。尽管他的童话创作和神话和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从童话创作理论方面讲,托尔金的文学创作是着童话的独特特点和发展轨迹的。在托尔金看来,童话这种适合于儿童思维特征和乐于儿童接受的文学形式可以更好的传递每代人的精神沟通和对话,传达人类社会对下一代所寄予的文化期待,它是一种具有生命意义的文学形式,可以改善人类审美价值精神活动。童话特定的审美愉悦可以陶冶和优化人类的精神生命世界,童话写作不仅仅是面对儿童,而是面对整个人类的。托尔金的童话正是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具有艺术实践本性的审美范式,他的童话观主要体现在他的学术著作《童话理论》和一系列的童话创作之中如《哈比人》,《魔戒》等。 因为童话创作对于一个民族的创造力非常重要,中国的文学发展已经意识到创造力对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培养文学的创新精神成为近年来衡量文学成果的坐标。而童话在一定程度上能滋养民族的想象力,拓展文学创作的思维空间,给读者提供一个独特的艺术家园。喜欢奇思妙想的孩子需要童话,处于纷乱世界的成年人更需要童话去慰藉他们的心灵,唤醒他们曾经的童心童趣,对他们的审美创造进行重新教育,尤其是那些既根植于民族传统,又能与国际接轨的童话,但是中国当代童话创作存在着弊端,没有一部作品具有世界影响,甚至不少作品在国内也受到儿童读者的冷落更不要说成人的追捧。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研究者的深思。托尔金《魔戒》系列的发表,《哈利波特》的全球大热,表明童话是文学创作中一朵不可忽视的奇葩,研究托尔金的童话创作理论对于文学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意义,尤其是对于中国的童话创作。尽管全球童话繁荣发展的背景中国童话创作数量与日俱增,写作风格也日趋多样,可直到现在仍然没有一部作品在艺术成就和影响力上足以和《魔戒》这样西方童话相媲美,本文主要是从托尔金童话创作论的神话元素,第二世界理论,和幻想的艺术特征三方面入手,以托尔金的代表作《魔戒》,《精灵王钻》,和《哈比人》为文本,来深入研究托尔金的童话创作。研究托尔金的童话创作论是为了给我国童话创作提供启发借鉴,提供丰富的间接经验,来充实和完善文学中的童话创作理论,也以此来关照中国的童话创作,对于中国童话创作具有非常深刻的现实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5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建江;;葛翠琳与中国童话创作[J];中国儿童文化;2010年00期

2 李丹;;对《海的女儿》的精神分析解读[J];文学教育(上);2011年08期

3 赵霞;方卫平;;后现代的文本狂欢及其困境——从《扁镇的秘密》系列谈当代童话的艺术创新[J];东岳论丛;2011年06期

4 海飞;;“剪出”中国童话的一片新天地——读刘海栖童话《扁镇的秘密》[J];中国出版;2011年14期

5 王国喜;;英美学术界《魔戒》研究五十年[J];天中学刊;2011年03期

6 黄涛梅;;童话王国的两朵奇葩——安徒生与格林童话之比较[J];庆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7 张占杰;;宝葫芦里有多少秘密——《宝葫芦的秘密》从童话到电影[J];中国儿童文化;2009年00期

8 郑利萍;;隐喻与象征:安徒生童话中“树”的意象分析[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符晓;;《夜莺和玫瑰》对民间故事的继承和发展[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年06期

10 袁美华;;论严文井童话的诗意[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采访人:谢迪南 商报特约记者 受访人:周艺文(作家);周艺文:新童话主义已经是成功模式[N];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宋平;汤汤:用童话触及内心的柔软[N];中华读书报;2011年

3 饶远;活在童话里[N];文艺报;2011年

4 ;段立欣童话创作三人谈[N];中华读书报;2000年

5 林文宝 台东大学荣誉教授 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牧笛奖:台湾童话奖的最高殿堂[N];中华读书报;2011年

6 谭旭东;诗意冒险:一种具有探索性的表达[N];文艺报;2010年

7 樊发稼;2002年童话创作[N];文艺报;2003年

8 陈蒲清;巧把金针度与人[N];文艺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张琳;童话失落了吗?[N];甘肃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晋雅芬;《童话王国》让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童话王国[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慧;童话论[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冯海;从“训诫”到“交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3 戴岚;女性创作与童话模式[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周英;日本儿童文学中的传统妖怪[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茂生;艺术与道德的冲突与融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袁丽梅;语境·译者·译文[D];复旦大学;2012年

7 全南s,

本文编号:27121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7121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1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