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还乡》中游苔莎的悲剧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5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敏;;《还乡》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06期
2 张群芳;哈代的自然观与游苔莎、苔丝的悲剧[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年10期
3 曹炜;《还乡》人物谈[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3期
4 邹明;《还乡》中游苔莎·斐伊的悲剧[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5 卫连才;《还乡》思想倾向浅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6 刘慈欣;;生态女性主义、盖娅和人格放大[J];世界科幻博览;2007年12期
7 张敬婕;廖春涛;;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黄真真;;从《殿堂》看艾丽斯·沃克生态女性主义书写[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8期
9 夏英姿;;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J];长城;2010年10期
10 王芳;;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看张艺谋电影中的女性形象[J];长沙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词;;东西方生态女性主义浅析[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2 曾玲;;《钟形罩》下女性的反叛——对《钟形罩》的生态女性主义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刘培燕;邱广蓉;;TBX20基因T566C多态与先天性心脏病的相关性研究[A];北方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王文艳;;《浮现》中的生态主义表现[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钱水;刘超;黄代新;杨荣芝;杨庆恩;;复合MS-PCR对汉族人群Gc多态性的调查[A];全国第七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石美森;邓建强;应斌武;云利斌;李英碧;吴谨;侯一平;;X染色体4个STR基因座银染复合扩增及其法医学应用[A];全国第七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7 黄春梅;;评《卡斯特桥市长》中译本的理解性误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龙彬;朱丽萍;张野;江三多;高哲石;;多巴胺转运体基因与迟发性运动障碍的关联研究[A];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精神神经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邵春红;江开达;李一峰;赵敏;徐一峰;宋立升;林灵;陆光华;;DRD4受体基因多态对海洛因依赖及线索诱发渴求的影响[A];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精神神经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邵春红;江开达;李一峰;赵敏;徐一峰;宋立升;林灵;陆光华;;5-HT2A受体基因多态与海洛因依赖及线索诱发渴求的关系[A];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精神神经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高娟;我看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N];文艺报;2011年
2 刘倩;斯妤散文:独特而绮丽的风景[N];文艺报;2004年
3 博文;国外品牌葡萄酒包装注重个性设计[N];中国包装报;2004年
4 熊吉影;器官移植的历史[N];人民日报;2002年
5 冯大夫;简述高嗜酸细胞综合征的发生[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6 肖巍;边缘地带 别有景观[N];中国妇女报;2000年
7 ;女性主义纵横谈[N];中国妇女报;2003年
8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陈省身;我与华罗庚[N];光明日报;2001年
9 王怀军;定 位:只剩一根头发[N];经理日报;2004年
10 肖巍;女性主义视野中的自然[N];中华读书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义新;双圆盘上的Hardy子模及其算子[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王伟沧;Hardy型不等式与NA群上可积函数的性质[D];武汉大学;2011年
3 康东升;关于半线性奇异椭圆方程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谭晶华;维拉·凯瑟的生态视野[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5 叶如兰;冲撞·融合[D];复旦大学;2009年
6 邓浏睿;常数磁场薛定鄂算子的调和分析问题[D];湖南大学;2011年
7 张贻民;关于非线性椭圆型方程多重解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郝涂根;仁爱与纯洁:哈代小说中新宗教的二维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9 李俊;Hausdorff算子在几种空间上的有界性[D];浙江大学;2012年
10 黄穗;函数空间上的算子理论[D];广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晓燕;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解读《德伯家的苔丝》[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2 纪凡;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还乡》中游苔莎的悲剧[D];辽宁大学;2011年
3 杨阳;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重读《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成因[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荆子蕴;多丽丝·莱辛《裂缝》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D];河南大学;2010年
5 张伟伟;《青草在歌唱》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董莹;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德伯家的苔丝》[D];安徽大学;2010年
7 梁艳;寻求和谐之殿堂——生态女性主义完整性诉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晓丽;约翰·福尔斯《法国中尉的女人》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孔华娟;杰克·伦敦动物小说中生态女性主义的解读[D];中北大学;2011年
10 束佳;论生态女性主义自然观[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907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790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