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爱伦·坡短篇小说死亡主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15 18:20
  埃德加·爱伦·坡(1809—1849)是19世纪美国著名作家,从1832年爱伦·坡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梅岑格施泰因》直至1849年去世,他累计创作了60多部短篇小说,而对死亡的关注则贯穿了坡小说创作的始终。本文通过对爱伦·坡短篇小说的综合性考察,探讨死亡主题在爱伦·坡短篇小说中的表现以及其原因。小说中的死亡主题是本文研究的对象,故而本文将爱伦·坡的短篇小说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尽可能拥有丰富的文本资料,并从死亡的承担者——小说中的人物着手进行分析,力求梳理出不同小说中的人物所具有的相似死亡形式,并探究其原因所在。本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关注最终步入死亡的主人公,以《黑猫》、《威廉·威尔逊》和《椭圆形画像》为例,分析其各自所代表的谋杀、自杀、病逝的原因,通过文本细读,证明理智的缺失、道德的缺失和爱的缺失分别是以上三种死亡的根本原因,并探讨以上几种缺失在推动死亡的过程中如何发生影响。第二章关注另外一种类型的主人公,他们身处死亡的重压之下,却最终生存了下来,可以说他们是有临界死亡经历的人,以《莫斯肯漩涡沉浮记》和《丽姬娅》为例,分析理智和意识的存在又是如何在逃离死亡的过程中发挥关键的作用。第三...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步入死亡
    第一节 谋杀
        一、《黑猫》
        二、谋杀:理智的缺失
    第二节 自杀
        一、《威廉·威尔逊》
        二、自杀:道德的缺失
    第三节 疾病
        一、《椭圆形画像》
        二、疾病:爱的缺失
第二章 超越死亡
    第一节 逃生
        一、《莫斯肯漩涡沉浮记》
        二、逃生:理智的存在
    第二节 复活
        一、《丽姬娅》
        二、复活:意志的存在
    第三节 缺失与存在
        一、缺失与恶化
        二、存在与改善
第三章 爱伦·的死亡观解读
    第一节 爱伦·坡的死亡观
        一、复杂的死亡观
        二、变动的死亡观
    第二节 爱伦·坡死亡观成因分析
        一、文学背景
        二、知识与兴趣
        三、个人经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孤独的过客 不朽的天才——纪念爱伦·坡200周年诞辰[J]. 曹明伦.  外语教学. 2009(01)
[2]死亡主题——埃德加·爱伦·坡作品研究[J]. 朱晓宁.  沈阳大学学报. 2006(03)
[3]试论爱伦·坡文学创作中的死亡之美[J]. 邹会明,王莉娟.  贵阳金筑大学学报. 2002(02)
[4]试论埃德加·爱伦·坡的死亡观[J]. 朱晓宁.  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1)
[5]爱伦·坡其人其文新论[J]. 曹明伦.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1999(Z2)
[6]略论爱伦·坡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J]. 朱新福,苏芳.  盐城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01)
[7]爱伦·坡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现代文学[J]. 盛宁.  国外文学. 1981(04)
[8]首要目标是独创——爱伦·坡故事风格管窥[J]. 王齐建.  外国文学研究. 1980(04)

硕士论文
[1]爱伦·坡作品死亡主题的内涵及原因初探[D]. 尚爱萍.吉林大学 2007
[2]论爱伦·坡的美学观中艺术、生命与死亡之美[D]. 潘蕾.华中师范大学 2006
[3]论埃德加·艾伦·坡作品中的死亡哲学[D]. 孙维林.南京师范大学 2005
[4]对爱德加·爱伦·坡恐怖小说中意象的图式分析[D]. 路琦.重庆大学 2005
[5]爱伦·坡小说中四种死亡模式研究[D]. 罗德琼.西南师范大学 2004
[6]爱伦·坡:文本与人格的统一体[D]. 步朝霞.天津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6625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36625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4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