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与勃朗宁夫人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16 16:55
我国宋代女词人李清照(1084-1151)与英国19世纪女诗人伊丽莎白·勃朗宁夫人(1806-1861)是东西方诗坛上遥相辉映的两颗璀璨之星。她们的诗词历经数代,仍然广为传诵。她们的作品抒发了她们的个人情怀,代表了她们的情感和喜怒哀乐。她们的作品均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结构优美精巧,格律谨严,语言洗炼,富有艺术张力。笔者拟以两位异国,隔代,各自为词为诗的的杰出女诗人的作品进行对比研究,首先将两位作家诗歌的创作比较纳入整个中外诗歌创作比较的流程中,从而给两位作家以适当的定位。其次将两位作家的社会文化背景、时代思潮、思想性、个人遭遇、个性特点以及整体创作结合起来进行双向审视和多角度比较。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从剖面出发,分层,揭示两位作家作品相互之间的异同,从而发现其创作规律。从而进一步为探讨并对中西文学创作中的共同性和差异性作进一步的研究。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李清照与勃朗宁夫人的个人背景比较
2.1 时代背景比较:动与稳的对比
2.2 家庭背景比较:明与暗的反差
2.2.1 李清照家庭:开明宽松的知性家庭
2.2.2 勃朗宁夫人家庭:专制封建的理性家庭
2.3 个人成长经历比较:怨与慕的对话
2.3.1 李清照欢愉的前期和悲苦的后期
2.3.2 勃朗宁夫人阴郁的前期和幸福的后期
2.4 个人情感经历比较:逆与顺的对应
2.4.1 李清照"先甜后苦"的情感世界
2.4.2 勃朗宁夫人"先苦后甜"的爱情绝唱
第3章 李清照与勃朗宁夫人诗歌比较的"同"
3.1 婉约缠绵的抒情方式
3.2 细腻温柔的女性形象
3.2.1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3.2.2 清丽婉妙诉衷情,深情绵缈动人心——勃朗宁夫人诗歌中的女性形象
3.3 严谨娴熟的诗词格律
第4章 李清照与勃朗宁夫人诗歌比较的"异"
4.1 不同的爱情主题比较
4.2 不同的表现手法比较
4.3 不同的语言艺术方式
第5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662898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李清照与勃朗宁夫人的个人背景比较
2.1 时代背景比较:动与稳的对比
2.2 家庭背景比较:明与暗的反差
2.2.1 李清照家庭:开明宽松的知性家庭
2.2.2 勃朗宁夫人家庭:专制封建的理性家庭
2.3 个人成长经历比较:怨与慕的对话
2.3.1 李清照欢愉的前期和悲苦的后期
2.3.2 勃朗宁夫人阴郁的前期和幸福的后期
2.4 个人情感经历比较:逆与顺的对应
2.4.1 李清照"先甜后苦"的情感世界
2.4.2 勃朗宁夫人"先苦后甜"的爱情绝唱
第3章 李清照与勃朗宁夫人诗歌比较的"同"
3.1 婉约缠绵的抒情方式
3.2 细腻温柔的女性形象
3.2.1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3.2.2 清丽婉妙诉衷情,深情绵缈动人心——勃朗宁夫人诗歌中的女性形象
3.3 严谨娴熟的诗词格律
第4章 李清照与勃朗宁夫人诗歌比较的"异"
4.1 不同的爱情主题比较
4.2 不同的表现手法比较
4.3 不同的语言艺术方式
第5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6628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3662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