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写作的游牧民族到母土的《归来》
本文关键词:从写作的游牧民族到母土的《归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正时间:2014年8月地点:香港葛亮:严老师,我们今天的访谈由海外华文文学这个话题展开。作为这个界域中的代表性作家,您在马来西亚的一次演讲中,曾称自己为"中国的游牧民族"的一员,并分析了海外华文写作的微妙处境。"既游离于母语主流,又处于别族文化的边缘""我们在中国本土的文坛上⺁也只有一个近乎虚设的位置。因为我们的生活经验对于中国读者是遥远的⺁是不切题的。……整体上只能类属中国文学的一个少数民族⺁并不能进入主流。"您觉得目前这种情形,是否随着海外华人群体的壮大及相关文学
【作者单位】: 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 海外华文文学;中国文学;严歌苓;别族;边缘人;贝尔托;电影作品;文化生活;张艺谋导演;西方消费;
【分类号】:I712.06;J905
【正文快照】: 葛亮:严老师,我们今天的访谈由海外华文文学这个话题展开。作为这个界域中的代表性作家,您在马来西亚的一次演讲中,曾称自己为“中国的游牧民族”的一员,并分析了海外华文写作的微妙处境。“既游离于母语主流,又处于别族文化的边缘”“我们在中国本土的文坛上⺁也只有一个近乎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同施;“海外华文文学沙龙”在同济大学进行与会者就世界华文学前景展开热烈讨论[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2年01期
2 史进;试论海外华文文学的文化品性[J];理论学刊;2003年04期
3 方忠;海外华文文学的文化价值取向一瞥[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3年01期
4 梁丽芳;扩大视野:从海外华文文学到海外华人文学[J];华文文学;2003年05期
5 饶們子,李亚萍;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反思与拓展——与饶們子教授对谈[J];学术研究;2003年08期
6 王宗法;关于台港澳海外华文文学的教学与体会[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4年01期
7 梁丽芳;扩大视野:从海外华文文学到海外华人文学[J];当代外国文学;2004年04期
8 何与怀;;评《海外华文文学史》主编的两个基本观点[J];华文文学;2006年05期
9 陈涵平;;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典型标本——简评饶們子教授的《世界华文文学的新视野》[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陈贤茂;;也谈《海外华文文学史》主编的两个基本观点——答何与怀先生[J];华文文学;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公仲;请以更多的热情关注海外华文文学[N];文艺报;2008年
2 华闻;“华文传媒与海外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N];文艺报;2010年
3 饶們子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研究”首席专家、暨南大学教授;寻找海外华文文学的世界坐标[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4 记者武勇;“华文传媒与海外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南方日报记者 郭珊;“文化复兴”不等于否定现在 也不是重复历史[N];南方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张红文;海外华文文学:架桥中西间[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7 庄伟杰;海外华文文学的前沿问题和诗学建构新思考[N];文艺报;2012年
8 刘静;海外华文文学成为中国文学新力量[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
9 饶們子;海外华文文学研究需要关注的新视点[N];文艺报;2006年
10 曹竹青;推进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N];文艺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思捷;身份书写与跨文化心态透视[D];暨南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谢聪;三十年来大陆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评述[D];苏州大学;2011年
2 魏莉莉;新历史主义视阈下的海外华文文学[D];兰州大学;2007年
3 李冉;伤痕记忆与新世纪海外华文文学[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从写作的游牧民族到母土的《归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27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402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