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女性主义跨媒介叙事:小说与电影的叙述声音

发布时间:2017-08-04 11:00

  本文关键词:女性主义跨媒介叙事:小说与电影的叙述声音


  更多相关文章: 小说与电影 女性主义叙事学 作者型 个人型 集体型


【摘要】:女性主义叙事开拓者苏珊·兰瑟将小说的叙述声音分为作者型、个人型和集体型三类。但小说改编为电影时,叙述声音会产生差异。张爱玲《倾城之恋》本采取多重选择式全知视角,许鞍华改编时却未加细化深究,忽略自由间接引语的个人声音特色,改写了主旨;西西《哀悼乳房》创造性地开辟女性乳癌患者的个人型叙述,罗永昌改编的电影《天生一对》却将之简化改写为女性消声的言情电影;黄碧云《烈女图》开创集体型叙述,众女子群言轮言,再现香港三代女性的百年奋争史,但相关的集体型电影则还有待拓展。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小说与电影 女性主义叙事学 作者型 个人型 集体型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香港跨媒介文化叙事研究”(13FZW04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研究”(14ZDB080)
【分类号】:I106;J905
【正文快照】: 在香港电影界,导演常从女作家作品中取得灵感。导演或编剧与作家性别身份即便相同,但因操持不同媒介、身处不同时段、受众不同等因素,也会导致原著与改编电影的差异,如叙述人称、主旨意趣的建构有别。电影叙事学家指出,电影叙述者是一整套由声音和影像来表意的综合机制,声画、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郭军;;全媒体时代文学评论的寻路与重建[J];贵州社会科学;2014年07期

2 司晓琨;赵小琪;;香港女性主义小说的影视改编策略[J];华文文学;2008年03期

3 凌逾;;女性主义叙事的经典文本——论西西的《哀悼乳房》[J];文艺争鸣;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雯;;论张爱玲作品的“叙事戏剧化”[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张玉秀;爱情与亲情的消解——张爱玲作品“苍凉”意蕴的集中体现[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3 吴凡;;古典的悲天悯人与现代的人性解剖——白先勇与张爱玲悲剧艺术的审美比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4 焦雪菁;黄丹;;张爱玲的“上海眼光”[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5 刘锋杰;意识形态的迷雾——读柯灵《遥寄张爱玲》[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6 余颖秋;;苍凉与华靡——论张爱玲小说中装饰语与小说风格的统一[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08期

7 白璐;;《金锁记》的艺术之美[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2期

8 邱月;;“非法性”与“合法性”——对“海派”与“新生代”都市小说差异性的一点认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9 徐娜;;浅析《金锁记》中女性的命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10 陈敏;;女性与古老中国的双重内囿——《沉香屑·第一炉香》与《我爱比尔》之比较谈[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明鹃;;解读都市民间——《富萍》与《托尔斯泰围巾》比较研究[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朱凌;;“母性”的现代重构与解构——论张爱玲小说中“母性”形象的叛逆[A];东方丛刊(2005年第3辑 总第五十三辑)[C];2005年

3 郭元亮;;贾宝玉生日考——破译《红楼梦》“乾坤”谜局[A];红楼文苑(2014年第4期)[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建安;20世纪中国文学都市“巫女”形象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军府;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孙晶;跨越文字与影像的疆界[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李军;想象性书写与边缘性阅读[D];吉林大学;2011年

5 李火秀;审美现代性视阈中的中国现代自由主义文学[D];浙江大学;2010年

6 房芳;平民世界的人性书写[D];山东大学;2011年

7 张艳花;毛姆与中国[D];复旦大学;2010年

8 孟晖;“传记式批评”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赵亮;流亡的诗学[D];浙江大学;2011年

10 陈娟;张爱玲与英国文学[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岩;跋涉在路上—女性视域下的李少红影视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薛慧娜;论八、九十年代文学中的“鬼话”叙事[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3 冯波;“乡下人进城”小说中的“日常生活方式”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4 万维玮;大众文化视野中的新革命历史小说[D];南昌大学;2010年

5 朱立新;心灵归宿的无望追寻[D];安徽大学;2010年

6 潘林;《红楼梦》悲剧意识与其对张爱玲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珍;娜拉的挣扎与回归[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云;革命叙事中的女性知识分子形象[D];西北大学;2011年

9 谢莹;《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与《金锁记》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D];西北大学;2011年

10 刘爽;张爱玲小说《金锁记》自译与改写英版本反响不佳的原因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钊;女性意识与女性文学批评[J];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06期

2 白雪;香港女性的价值观[J];健康生活;1999年03期

3 李雪梅;;试论当代女性小说在影视改编中的变异[J];理论与创作;2007年05期

4 陆绯云;背弃传统或回归传统──漫谈香港社会的女性意识[J];社会;1996年03期

5 刘思谦;;关于中国女性文学[J];文学评论;1993年02期

6 党鸿枢;通俗文学的三重奏──琼瑶、亦舒、梁凤仪言情小说系列论略[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7 周芸;辨体、破体与语体的认知[J];修辞学习;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一鸣;女性主义学术研究的价值[J];昌吉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陈振华;;重估女性主义戏剧[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王莉;王秀萍;;浅谈女性主义史学的研究意义[J];韶关学院学报;2007年07期

4 邓志勇;王懋康;;修辞批评的女性主义范式:理论与操作[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年08期

5 阮素丹;;新时期女性文学:多层女性主义的实践[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6 梁工;;女性主义文论与“圣经”批评的互动关系[J];文学评论;2010年02期

7 肖巍;;女性与哲学:倾听不同的故事[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王丽亚;;新中国60年女性主义研究之考察与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3年08期

9 戴阿宝;女性主义与文学[J];外国文学;1996年02期

10 韩敏;;当代国内女性主义与政治研究综述[J];读书文摘;2014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冬梅;;女性主义、客观性与科学大战[A];庆祝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创刊20周年文集[C];2004年

2 畅引婷;;符号运用策略对女性主义传播效应的影响——以父权制概念的意义阐释为例[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姜云飞;;“人”的概念:来自女性主义的新解[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4 曹剑波;;具有政治色彩的知识论:女性主义知识论[A];“西方政治哲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赖夏菲;;《猫眼》:女性主义和量子力学的完美共鸣[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纯菲;;火凤冰栖——中国文学女性主义伦理批评[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7 秦坤;;从女性主义视域看郭沫若历史剧中的性别观[A];“走向世界的郭沫若与郭沫若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8 师洋洋;;闪婚的存在合理性——几种新兴视角下的注脚[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李静仪;;从女性主义心理学的角度谈“男女平等”的现实差距[A];性与性别研究(第2辑)——性别的触角[C];2011年

10 秦美珠;;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想历程、理论特征及其意义[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6)[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宁;女性主义不是一种时髦标签[N];中国妇女报;2004年

2 ;女性之思 敲开经济学之门[N];中国妇女报;2004年

3 华南师范大学 王宏维;女性主义哲学对哲学学科发展的意义[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4 小冯;你了解女性主义吗?[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5 ;女性主义的跨文本写作与阅读[N];文学报;2005年

6 肖巍;女性主义对于科学世界的改变[N];学习时报;2005年

7 马元龙;女性主义的多样性[N];中华读书报;2002年

8 舒晋瑜;微笑的女性主义在中国[N];中华读书报;2004年

9 北京科技大学 马粹;环境生态如何成为了女性主义问题[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10 [美]克里斯蒂娜·霍夫·索莫斯 王平 编译;误入歧途的美国当代女性主义[N];社会科学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丽;女性主义法学的自我反思与重构[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2 邢桂敏;1900-1981年的中东女性主义与民族主义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3 朱晓映;[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桦桢;第二次浪潮之后[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胡传荣;国际关系的女性主义观照:权力、冲突与发展问题的社会性别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6 刘笑言;走向关怀[D];吉林大学;2013年

7 许庆红;性、政治与诗歌理念[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陈英;性别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9 史巍;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现代性批判[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姜子华;女性主义与现代文学的性别主体性叙事[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慧泽;女性主义技术观述评[D];太原科技大学;2010年

2 吴岩璐;女性主义法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华汀汀;女性主义和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4 束佳;论生态女性主义自然观[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5 刘乃源;论女性主义政治学视角下的平等与差异[D];吉林大学;2007年

6 张漫琴;女性主义的后现代转向[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范莹莹;从权力/身体看福柯与女性主义[D];安徽大学;2007年

8 尚蕊;女性主义和理性[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9 陈田;新时期以来女性主义著作译介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10 刘淑芳;女性主义科学认识论探究[D];南昌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191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6191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f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