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撒旦日记》和《大师与玛格丽特》中的魔鬼形象

发布时间:2017-08-31 10:41

  本文关键词:《撒旦日记》和《大师与玛格丽特》中的魔鬼形象


  更多相关文章: 魔鬼 《撒旦日记》 《大师与玛格丽特》 列·安德列耶夫 米·布尔加科夫


【摘要】:在西方,魔鬼形象总是能够引起人们的兴趣。许多哲学家、教会人员、诗人和散文家都曾试图思考这个问题。在旧的准则、法律和秩序崩塌的转折年代和血腥的战争年代,这一问题尤其引起人们的兴趣。20世纪也不例外,这一世纪催生出社会精神求索中不少复杂而又矛盾的现象。这一世纪启示录般的事件迫使许多作家开始思考魔鬼形象的问题,其中包括列·安德列耶夫和米·布尔加科夫。本论文主要研究列·安德列耶夫小说《撒旦日记》和米·布尔加科夫小说《大师与玛格丽特》中的魔鬼形象,并对两部作品中的魔鬼形象进行分析比较。论文主体由绪论、第一至四章和结语组成。绪论简要概述了论文研究的现实意义,阐述了论文研究的目的和任务、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及其新意所在。第一章共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俄罗斯文学中魔鬼学说来源于《圣经》的实质;第二部分梳理了俄罗斯文学中的魔鬼主题。第二章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了19-20世纪之交俄罗斯社会政治背景下安德列耶夫世界观的形成;第二部分分析了小说《撒旦日记》中的撒旦一班德尔古德的形象。第三章一共有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阐述了布尔加科夫世界观形成的决定因素;第二部分分析了小说《大师与玛格丽特》中的撒旦一沃兰德的形象。第四章由三部分组成:第一、二部分分别探讨了两部作品中魔鬼形象的具体异同,第三部分则分析了出现这些异同的原因。结语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总结了论文研究的结果,并指出该课题后续研究的可能性。
【关键词】:魔鬼 《撒旦日记》 《大师与玛格丽特》 列·安德列耶夫 米·布尔加科夫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512.074
【目录】:
  • 目录4-6
  • 外文摘要6-8
  • 摘要8-9
  • 正文9-64
  • 参考文献64-69
  • 附件69-70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70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顾钧;周氏兄弟与《域外小说集》[J];鲁迅研究月刊;2005年05期

2 徐文英;;继承与超越——论俄苏文学家对鲁迅思想和创作的影响[J];名作欣赏;2011年3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霞;别求新声于异邦[D];苏州大学;2011年

2 王志林;鲁迅的人生体验对《野草》创作的影响[D];西北大学;2010年

3 尤玉辉;列·安德列耶夫与中国20世纪上半期文学[D];山东大学;2013年

4 姜丽君;论高尔基中期小说创作中的俄罗斯民族性格[D];黑龙江大学;2014年

5 常景玉;论安德列耶夫戏剧《人的一生》的表现主义审美特征[D];黑龙江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651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7651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6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