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道连格雷的画像》的原型分析与王尔德的唯美主义悖论

发布时间:2017-09-12 18:42

  本文关键词:《道连格雷的画像》的原型分析与王尔德的唯美主义悖论


  更多相关文章: 王尔德 原型 唯美主义 悖论


【摘要】:《道连格雷的画像》是王尔德唯一的长篇小说,被视为其唯美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亦可视为英国版本的浮士德。该小说讲述了一个纯洁俊美的青年道连在享乐主义的诱惑下一步一步走向堕落,泯灭人性,最终消亡的过程。一如亚当在伊甸园受到蛇的诱惑,犯下了偷食禁果之罪,最后堕落人间。本文通过原型分析的方式,解读小说主要人物的矛盾和作者追求唯美,却受现实道德约束的矛盾。
【作者单位】: 浙江树人大学语言学院;
【关键词】王尔德 原型 唯美主义 悖论
【分类号】:I561.074
【正文快照】: 奥斯卡·王尔德是19世纪后期唯美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离经叛道,推动了“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思潮。在私人生活和言谈举止中,他更是标新立异,不断突破当时社会的成规。他曾自负地宣称:“我一定会成名的,即使不能够流芳百世,也要臭名昭著。”王尔德唯一的长篇小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志宏;董粤章;;习语演进的认知诠释[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 廖莹莹;冯峥峥;;大学生网名的生成方式及心理透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3 马萍;;夹缝中的生存——《古船》中隋抱朴形象的人格解析[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郑珍珍;;病态的自我心理防御——探析《厄舍古屋的倒塌》主人公的毁灭[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12期

5 张金兴;;新时期文学中“乳房”意象的多重内涵[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6 王妍;王磊平;;梦魂惯得无拘检 醒来犹是惆怅情——关于《秦风·兼葭》梦境主题的解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杨依山;;公平与效率完全兼顾之均衡点存在性研究——格罗夫斯—克拉克机制和迪克塞—奥尔森模型的论证[J];财经研究;2009年08期

8 温翼;;浅析《酒后》人物的矛盾性[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9 张南;陈舒颜;;简析犹太文化对弗洛伊德思想的影响[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10 杨宗红;蒲日材;;敬惜字纸信仰的嬗变及其现实意义[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清芳;李成蹊;;浅论体育精神的渊源与现实意义[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2 徐书林;;对道拉起源故事中“通过仪式”的分析[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3 陈静;;关于集体记忆和电影艺术创作的内在关系[A];学科建设与文化创意[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秀红;对命运的超验反抗[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2 耿潇;安东尼·特罗洛普小说世界中的欲望主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丁海东;儿童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张超;民国娼妓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李淑霞;王安忆小说创作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冯阳;明清小说中的“梦”“异”现象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玲;拉康理论视野中后现代社会的欲望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8 赵启鹏;中国当代战争小说中的情爱叙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金瑶梅;阿尔都塞“理论上的反人道主义”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胡志莹;多人重复公共物品困境中合作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婧;从西方绘画中的“丰满”女性形象看艺术夸张[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霞;弗洛伊德人学思想探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代丽君;论哈罗德·布鲁姆的文学史观[D];湘潭大学;2010年

4 谌凤;小组工作方法在提升职业认同中的应用与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5 孙秀娜;《风暴眼》女主人公的心理分析解读[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谢春平;惩罚与拯救[D];南昌大学;2010年

7 蒋华;生命意义的张扬与存在的拯救[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文智;潜入心灵深处的秘密发现[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冯亚梅;老子道法自然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D];西北大学;2011年

10 李宁莎;贾平凹的审美观[D];河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炜;;作家的人格[J];走向世界;2010年34期

2 王小立;;从《打鱼人和他的灵魂》中的“灵魂”塑造看王尔德的矛盾性[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24期

3 刘汝燮;;从胡乔木的更正想到王尔德的增删[J];新闻业务;1985年04期

4 陆建德;“声名狼藉的牛津圣奥斯卡”——纪念王尔德逝世100周年[J];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02期

5 肖名丽;论王尔德的现代意识[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6 胡德映;谈王尔德《名叫埃纳斯特的重要性》中人名意蕴[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7 吴学萍,夏腊初;论东方文化对王尔德的影响[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8 周小仪;;王尔德、纨绔子与唯美的生活方式[J];欧美文学论丛;2002年00期

9 张唯嘉;唯美的心灵——解读王尔德的《巨人和孩子》[J];语文建设;2003年11期

10 王琼;“受观”的重要性——《道连·格雷的画像》中王尔德之“美”及其特性[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静;;唯美的追求 至善的旨归——从童话作品看王尔德的内在道德向度[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武平;王尔德的先祖与后辈[N];中华读书报;2002年

2 臧棣;因他触及文学的皮肤[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3 肖毛;一个在悲怆中寻找唯美的灵魂[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4 赵荔红;悲怆的意义[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5 梁永安;王尔德凭什么这样红?[N];解放日报;2010年

6 沈大力;王尔德,唯美理想的寂灭[N];文艺报;2012年

7 苏福忠;读点王尔德[N];中华读书报;2000年

8 舒晋瑜;诗人殉道者王尔德[N];中华读书报;2000年

9 余凤高;“快乐王子”:爱的颂歌[N];中华读书报;2011年

10 萧易;得不到宽恕的梦想家[N];中国邮政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朱彤;王尔德在现代中国的传播与接受[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2 张介明;王尔德唯美叙事的理论和实践[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3 吴学平;王尔德喜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4 钟艳萍;论王尔德小说和戏剧中的审美取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陈莉莎;王尔德人文主义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袁丽梅;语境·译者·译文[D];复旦大学;2012年

7 刘茂生;艺术与道德的冲突与融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杜吉刚;西方唯美主义诗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幸君;唯美主义者的乌托邦:王尔德与东方文化[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2 齐静静;王尔德对现代社会的反应[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陈星君;社会边缘的狂欢:王尔德狂欢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唐慕实;王尔德与二十世纪爱尔兰文学中的“艺术与现实”关系问题[D];黑龙江大学;2010年

5 马春蕾;王尔德童话中的死亡观之阐释[D];河南科技大学;2011年

6 匡娉婷;颓风美雨:王尔德在中国[D];暨南大学;2005年

7 李家才;现当代语境中的王尔德《认真的重要性》[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王小立;王尔德创作艺术的重新阐释[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向玲玲;王尔德与创作型批评[D];浙江大学;2006年

10 刘婷婷;王尔德社会喜剧中的家庭观[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389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8389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5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