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毒FJzz1/2011株对仔猪的致病性分析及N蛋白抗原表位的鉴定
发布时间:2025-05-06 22:15
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引起的仔猪出现严重腹泻乃至死亡的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为了深入了解该病病原特征,我们以2011年分离自福建某发病猪场的PEDV流行毒FJzz1/2011株为研究对象,从病原学角度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首先将FJzz1/2011株在Vero细胞中连续传代与纯化,结果显示:F1代及蚀斑纯化后F5、F10和F20代病毒感染后均能形成细胞融合和多核体细胞病变;对分离及纯化的各代次毒株进行RT-PCR检测,结果仅PEDV呈阳性,且各代次毒株均能被抗PEDV的抗体识别,表明我们获得的FJzz1/2011株不含有其他病毒,且在电镜下可以观察到周围有棒状突起的呈明显冠状病毒特征的病毒粒子形态。病毒增殖曲线结果显示,该毒株在感染后6-24h内增殖速率较快,24h可达到复制高峰。对流行毒FJzz1/2011株进行全基因测序,发现该毒株S基因存在较大变异,与经典毒株CV777相比,流行毒FJzz1/2011株存在6个氨基酸的插入(插入位置:...
【文章页数】:9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引言
1.1 PED的发生史
1.1.1 PEDV的发生与发展
1.1.2 PEDV的流行现状
1.2 PED的流行特点
1.2.1 传染与传播
1.2.2 临床症状
1.2.3 病原感染后的组织嗜性
1.2.4 组织病理变化
1.2.5 PEDV的感染特点
1.3 PEDV的病原学特征
1.3.1 PEDV病原学分类地位
1.3.2 PEDV生物与理化性质
1.3.3 PEDV的分离与培养特性
1.3.4 PEDV编码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1.3.5 PEDV与冠状病毒
1.4 PEDV的诊断与防控
1.4.1 诊断与鉴别诊断
1.4.2 PEDV的防控
1.4.3 其它防控措施
1.5 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PEDV流行毒FJzz1/2011株对仔猪的致病性分析
摘要
前言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PEDV流行毒FJzz1/2011株的生物学特性分析
2.1.3 PEDV流行毒FJzz1/2011株对仔猪的致病性分析
2.2 结果
2.2.1 PEDV流行毒FJzz1/2011株的生物学特性
2.2.2 PEDV流行毒FJzz1/2011株对仔猪的致病性分析
2.3 讨论
第三章 PEDV流行毒FJzz1/2011株N蛋白抗原表位的鉴定
摘要
前言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PEDV流行毒N蛋白的表达
3.1.3 PEDV-N蛋白抗原表位的筛选
3.1.4 单抗PN-D6抗原表位的鉴定
3.1.5 PN-D4对应抗原表位的鉴定
3.1.6 抗原表位EP-D4、EP-D6的Western-Blot鉴定
3.1.7 PN-D6与PN-D4抗原表位分析
3.1.8 EP-D4及EP-D6的特异性检测
3.1.9 单抗PN-D6和PN-D4在病毒感染细胞中的定位
3.2 结果
3.2.1 PEDV-N、N1及N2蛋白的表达与鉴定
3.2.2 PEDV-N蛋白表位的筛选
3.2.3 PN-D6抗原表位的鉴定
3.2.4 PN-D4抗原表位的鉴定
3.2.5 EP-D4及EP-D6的Western-Blot分析
3.2.6 PN-D6抗原表位的分析
3.2.7 PN-D4抗原表位的分析
3.2.8 EP-D4及EP-D6的特异性检测
3.2.9 PN-D6与PN-D4在病毒感染细胞中的定位
3.3 讨论
第四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本文编号:4043169
【文章页数】:9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引言
1.1 PED的发生史
1.1.1 PEDV的发生与发展
1.1.2 PEDV的流行现状
1.2 PED的流行特点
1.2.1 传染与传播
1.2.2 临床症状
1.2.3 病原感染后的组织嗜性
1.2.4 组织病理变化
1.2.5 PEDV的感染特点
1.3 PEDV的病原学特征
1.3.1 PEDV病原学分类地位
1.3.2 PEDV生物与理化性质
1.3.3 PEDV的分离与培养特性
1.3.4 PEDV编码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1.3.5 PEDV与冠状病毒
1.4 PEDV的诊断与防控
1.4.1 诊断与鉴别诊断
1.4.2 PEDV的防控
1.4.3 其它防控措施
1.5 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PEDV流行毒FJzz1/2011株对仔猪的致病性分析
摘要
前言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PEDV流行毒FJzz1/2011株的生物学特性分析
2.1.3 PEDV流行毒FJzz1/2011株对仔猪的致病性分析
2.2 结果
2.2.1 PEDV流行毒FJzz1/2011株的生物学特性
2.2.2 PEDV流行毒FJzz1/2011株对仔猪的致病性分析
2.3 讨论
第三章 PEDV流行毒FJzz1/2011株N蛋白抗原表位的鉴定
摘要
前言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PEDV流行毒N蛋白的表达
3.1.3 PEDV-N蛋白抗原表位的筛选
3.1.4 单抗PN-D6抗原表位的鉴定
3.1.5 PN-D4对应抗原表位的鉴定
3.1.6 抗原表位EP-D4、EP-D6的Western-Blot鉴定
3.1.7 PN-D6与PN-D4抗原表位分析
3.1.8 EP-D4及EP-D6的特异性检测
3.1.9 单抗PN-D6和PN-D4在病毒感染细胞中的定位
3.2 结果
3.2.1 PEDV-N、N1及N2蛋白的表达与鉴定
3.2.2 PEDV-N蛋白表位的筛选
3.2.3 PN-D6抗原表位的鉴定
3.2.4 PN-D4抗原表位的鉴定
3.2.5 EP-D4及EP-D6的Western-Blot分析
3.2.6 PN-D6抗原表位的分析
3.2.7 PN-D4抗原表位的分析
3.2.8 EP-D4及EP-D6的特异性检测
3.2.9 PN-D6与PN-D4在病毒感染细胞中的定位
3.3 讨论
第四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本文编号:40431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4043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