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FasL介导的大鼠肺纤维化动物模型及DcR3对其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5-04-22 22:30
目的:肺泡上皮细胞的凋亡是肺纤维化形成的早期阶段,也是启动因素,导致上皮细胞凋亡的因素有很多,其中Fas/FasL诱导的凋亡途径是目前研究的比较认同的肺纤维化发生发展的机制。本研究第一部分通过对大鼠静脉注入抗Fas抗体诱导肺纤维化的形成建立新的肺纤维化动物模型,从而为进一步研究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新的更接近发病机制动物模型。第二部分DcR3可以拮抗Fas/FasL凋亡信号途径,因此本研究通过在此肺纤维化动物模型体内注射DcR3,研究DcR3在抗Fas抗体诱导的肺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观察DcR3抗肺泡上皮细胞凋亡及控制或减轻肺纤维化的作用,为研究肺纤维化发病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方法:实验第一部分首先将大鼠分组,根据其尾静脉注入试剂不同将各组分为盐水组,IgG抗体组和抗Fas抗体组,而抗Fas抗体组又根据其尾静脉注入浓度不同分为10ug/ml、5ug/ml和1ug/ml浓度组,成功的建立了肺纤维化模型。试验第二部分,在早期给予肺纤维化模型抗Fas抗体组(1ug/ml浓度组)大鼠的尾静脉注射DcR3浓度为1ug/ml(前期基础实验确定的量),进行干预,并与抗Fas抗体的肺纤...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4040808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1.3抗Fas抗体各浓度组IgG抗体与盐水对照组对比病理切片肺泡炎程度(2)肺纤维化程度比较
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抗Fas抗体5ug/ml浓度组及10ug/ml浓度组肺泡炎的程度与1ug/ml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与对照盐水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1图1.3)。以上结果说明抗Fas抗体各组大鼠模型早期均表现为典型炎症,晚期5u....
图1.4抗Fas抗体各浓度组病理切片纤维化程度评分结果
p<0.05与同一时间点盐水及p<0.05与同一时间点抗Fas抗体1ug/ml对照组比较图1.4抗Fas抗体各浓度组病理切片纤维化程度评分结果
图1.5抗Fas抗体各浓度组羟脯氨酸含量的测定(mg/mL)
36图1.5抗Fas抗体各浓度组羟脯氨酸含量的测定(mg/mL)根据上述实验结果筛选出肺纤维化造模成功动物组与DcR3组
图2.1DcR3干预组与抗Fas抗体组相比较HE染色及Masson染色结果
附图2.1DcR3干预组与抗Fas抗体组相比较HE染色及Masson染色结果3.4肺组织病理程度的变化(1)肺泡炎程度比较:抗Fas抗体1ug/ml浓度组:3天时轻度肺泡炎症,7天时出现典型的肺泡炎症,14天时肺泡炎和肺纤维化并存,此后炎症逐渐减轻,各时间点炎症程度高于DcR....
本文编号:40408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ichuyixue/4040808.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