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影像学的预后模型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25-07-09 04:02
第一部分基于DWI模式改良的ABCD3-I模型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背景与目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疾病负担沉重,是公认的卒中危险预警信号。对TIA患者进行准确风险评估及危险分层对二级预防的个体化实施尤为重要。ABCD3-I模型是目前预测价值最高的预后模型。近年来研究发现:7天内的TIA病史对卒中风险的预测价值受到争议。不同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梗塞模式和TIA后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相关。本研究拟通过前瞻性数据库推导改良ABCD3-I模型(modified ABCD3-I,mABCD3-I),并在多中心数据库中验证其对TIA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利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TIA数据库识别影响TIA预后的影像学危险因素,构建改良模型mABCD3-I,并在河南省多中心TIA数据库中验证该改良模型的预测价值。所有病例均由统一培训的神经内科医师进行基线资料的收集。在TIA发作后第90天、6月及1年进行随访,以复合结局事件(出血性或缺血性卒中/全因死亡)作为终点事件,并记...
【文章页数】:10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4057120
【文章页数】:10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2.1不同时期DWI高信号[23]
符合下列三点中的任何两点即为不同时期(图2.1):①ADC低信号;Flair等信号(超急性期)②ADC低信号;Flair高信号(早急性期)③ADC等信号;Flair高信号(晚急性期或者亚急性期)。
图2.2不同循环DWI高信号
6图2.2不同循环DWI高信号(7)血管狭窄度的计算:本研究中颈动脉狭窄定义为影像学上(US,MRA,CTA或DSA)同侧狭窄≥50%(可以解释患者症状的症状性颈动脉狭窄)。血管狭窄度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研究(NASCET法)[28]计算:
图3.1流程图
推论组和验证组分别排除113例及176例影像学资料不齐全的患者。本研究流程图(图3.1)如下:图3.1流程图3.2基线资料3.2.1影像学资料齐全组和影像学资料不齐全组基线及结局事件的对比多中心队列中13家医院的基线情况请见表3.1。
图3.2推导队列中各个模型危险分层的卒中/死亡风险
图3.2推导队列中各个模型危险分层的卒中/死亡风险3.4.4改良模型预测价值及分层改善情况的外部多中心验证在验证队列中:和原始ABCD3-I模型相比,mABCD3-I(1)对TIA后90天(0.76VS0.73,P=0.056)及6月(0.73VS0.....
本文编号:40571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shenjingyixue/405712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