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T790M/L858R耐药突变的AZD9291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抗肿瘤活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5-05-05 02:07
肺癌是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其死亡人数高达72万,占癌症死亡总人数的25%。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患病人数占肺癌总人数的80%,死亡率极高。研究表明,NSCLC患者体内的EGFR过表达率、突变率高达75%。因此,抑制与细胞生长、增殖、凋亡相关的EGFR信号通路可以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近些年来,以EGFR作为靶点的小分子抗肿瘤抑制剂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以吉非替尼、埃罗替尼为代表的第一代EGFR抑制剂以及以阿法替尼为代表的第二代EGFR抑制剂分别对EGFRL858R突变和EGFRT790M突变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AZD9291作为第一个经FDA批准上市的第三代EGFR抑制剂,无论在生物活性还是耐药性问题上都明显优于前两代EGFR抑制剂。虽然目前上市的EGFR抑制剂比较多,但是都存在一些缺点(激酶选择性低、易产生耐药性、毒副作用高等)。因此,作者以AZD9291为先导化合物,借助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软件,总结并完善AZD9291的构效关系,根据拼合原理、生物电子等排原理,首先在丙烯酰胺结构的邻位引进小分子烷基取代基...
【文章页数】:1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肺癌与蛋白酪氨酸激酶的关系
1.2 酪氨酸激酶的结构与功能
1.2.1 非受体酪氨酸激酶
1.2.2 受体酪氨酸激酶
1.3 EGFR酪氨酸激酶
1.3.1 EGFR激酶的作用机制
1.3.2 EGFR激酶的信号转导通路
1.4 EGFR靶向抗肿瘤治疗
1.4.1 EGFR与肿瘤的联系
1.4.2 小分子靶向抗肿瘤疗法
1.4.3 靶向抗肿瘤疗法的安全性
1.5 EGFR靶向抗肿瘤抑制剂
1.5.1 单克隆抗体抑制剂
1.5.2 小分子EGFR抑制剂
1.6 小结
第2章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2.1 设计背景
2.2 先导化合物构效关系研究
2.3 含取代丙烯酰胺结构的AZD9291 衍生物的设计
2.4 含取代嘧啶胺基结构的AZD9291 衍生物的设计
2.5 含F取代吲哚结构的AZD9291 衍生物的设计
2.6 含噻喃嘧啶结构的AZD9291 衍生物的设计
2.7 化合物设计小结
第3章 先导化合物及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3.1 先导化合物AZD9291 的合成
3.2 目标化合物逆合成分析
3.3 关键中间体的合成
3.3.1 化合物A7b的合成
3.3.2 化合物A7c的合成
3.3.3 化合物A7 的合成
3.3.4 化合物A8 的合成
3.3.5 化合物A8a的合成
3.4 含取代丙烯酰胺结构的AZD9291 衍生物的合成
3.5 含取代嘧啶胺基结构的AZD9291 衍生物的合成
3.6 含F取代吲哚结构的AZD9291 衍生物的合成
3.7 含噻喃并嘧啶结构的AZD9291 衍生物的合成
3.8 化合物合成小结
第4章 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增殖活性与构效关系研究
4.1 细胞株的选择
4.2 含取代丙烯酰胺结构的AZD9291 衍生物的抗增殖活性与构效关系
4.2.1 含取代丙烯酰胺结构的AZD9291 衍生物的抗增殖活性结果
4.2.2 小结
4.3 含取代嘧啶胺基结构的AZD9291 衍生物的抗增殖活性与构效关系
4.3.1 含取代嘧啶胺基结构的AZD9291 衍生物的抗增殖活性结果
4.3.2 化合物ZBB-26对A549 细胞周期的影响
4.3.3 化合物ZBB-26 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对H1975 细胞凋亡的影响
4.3.4 含取代嘧啶胺基结构的AZD9291 衍生物的构效关系
4.3.5 小结
4.4 含F取代吲哚结构的AZD9291 衍生物的抗增殖活性与构效关系
4.4.1 含F取代吲哚结构的AZD9291 衍生物的抗增殖活性结果
4.4.2 含F取代吲哚结构的AZD9291 衍生物的构效关系
4.4.3 小结
4.5 含噻喃并嘧啶结构的AZD9291 衍生物的抗增殖活性与构效关系
4.5.1 含噻喃并嘧啶结构的AZD9291 衍生物的抗增殖活性结果
4.5.2 含噻喃并嘧啶结构的AZD9291 衍生物的构效关系
4.5.3 化合物ZBB-49、ZBB-68对A549 细胞周期的影响
4.5.4 化合物ZBB-49、ZBB-68对A549 细胞凋亡的影响
4.5.5 化合物ZBB-68对Hela细胞中EGFR信号通路的作用情况
4.5.6 小结
4.6 含噻喃并嘧啶结构的AZD9291 衍生物的3D-QSAR研究
4.6.1 3D-QSAR模型构建
4.6.2 含噻喃并嘧啶结构的AZD9291 衍生物的3D-QSAR结果
4.6.3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1.1 AZD9291 衍生物的设计与合成
5.1.2 AZD9291 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5.1.3 AZD9291 衍生物的构效关系研究
5.2 展望
第6章 实验部分
6.1 AZD9291 的制备
6.2 丙烯酰胺取代的AZD9291 衍生物的制备
6.3 嘧啶胺基取代的AZD9291 衍生物的制备
6.4 吲哚环F取代的AZD9291 衍生物的制备
6.5 噻喃并嘧啶取代的AZD9291 衍生物的制备
6.5.1 关键中间体A7b,A7c,A7,A8,A8a的制备
6.5.2 目标化合物ZBB-48ZBB-75 的制备
6.6体外抗肿瘤实验
6.6.1 细胞培养
6.6.2 MTT法体外细胞抗增殖活性筛选
6.6.3 计算方法
6.6.4 细胞周期
6.6.5 细胞凋亡
6.6.6 免疫荧光染色
6.7 体外激酶活性评价
6.7.1 实验仪器与材料
6.7.2激酶实验
6.7.3 数据分析
6.8 蛋白印迹实验操作
6.8.1 细胞总蛋白提取
6.8.2 BCA法检测总蛋白提取液浓度
6.8.3 Western blot操作
6.9 计算机分子模拟对接研究
6.9.1 分子对接软件及操作对象
6.9.2 分子对接步骤
6.9.3 CoMFA和 CoMSIA模型构建
6.9.4 对接结果处理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所获荣誉
致谢
附图
本文编号:4042953
【文章页数】:1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肺癌与蛋白酪氨酸激酶的关系
1.2 酪氨酸激酶的结构与功能
1.2.1 非受体酪氨酸激酶
1.2.2 受体酪氨酸激酶
1.3 EGFR酪氨酸激酶
1.3.1 EGFR激酶的作用机制
1.3.2 EGFR激酶的信号转导通路
1.4 EGFR靶向抗肿瘤治疗
1.4.1 EGFR与肿瘤的联系
1.4.2 小分子靶向抗肿瘤疗法
1.4.3 靶向抗肿瘤疗法的安全性
1.5 EGFR靶向抗肿瘤抑制剂
1.5.1 单克隆抗体抑制剂
1.5.2 小分子EGFR抑制剂
1.6 小结
第2章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2.1 设计背景
2.2 先导化合物构效关系研究
2.3 含取代丙烯酰胺结构的AZD9291 衍生物的设计
2.4 含取代嘧啶胺基结构的AZD9291 衍生物的设计
2.5 含F取代吲哚结构的AZD9291 衍生物的设计
2.6 含噻喃嘧啶结构的AZD9291 衍生物的设计
2.7 化合物设计小结
第3章 先导化合物及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3.1 先导化合物AZD9291 的合成
3.2 目标化合物逆合成分析
3.3 关键中间体的合成
3.3.1 化合物A7b的合成
3.3.2 化合物A7c的合成
3.3.3 化合物A7 的合成
3.3.4 化合物A8 的合成
3.3.5 化合物A8a的合成
3.4 含取代丙烯酰胺结构的AZD9291 衍生物的合成
3.5 含取代嘧啶胺基结构的AZD9291 衍生物的合成
3.6 含F取代吲哚结构的AZD9291 衍生物的合成
3.7 含噻喃并嘧啶结构的AZD9291 衍生物的合成
3.8 化合物合成小结
第4章 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增殖活性与构效关系研究
4.1 细胞株的选择
4.2 含取代丙烯酰胺结构的AZD9291 衍生物的抗增殖活性与构效关系
4.2.1 含取代丙烯酰胺结构的AZD9291 衍生物的抗增殖活性结果
4.2.2 小结
4.3 含取代嘧啶胺基结构的AZD9291 衍生物的抗增殖活性与构效关系
4.3.1 含取代嘧啶胺基结构的AZD9291 衍生物的抗增殖活性结果
4.3.2 化合物ZBB-26对A549 细胞周期的影响
4.3.3 化合物ZBB-26 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对H1975 细胞凋亡的影响
4.3.4 含取代嘧啶胺基结构的AZD9291 衍生物的构效关系
4.3.5 小结
4.4 含F取代吲哚结构的AZD9291 衍生物的抗增殖活性与构效关系
4.4.1 含F取代吲哚结构的AZD9291 衍生物的抗增殖活性结果
4.4.2 含F取代吲哚结构的AZD9291 衍生物的构效关系
4.4.3 小结
4.5 含噻喃并嘧啶结构的AZD9291 衍生物的抗增殖活性与构效关系
4.5.1 含噻喃并嘧啶结构的AZD9291 衍生物的抗增殖活性结果
4.5.2 含噻喃并嘧啶结构的AZD9291 衍生物的构效关系
4.5.3 化合物ZBB-49、ZBB-68对A549 细胞周期的影响
4.5.4 化合物ZBB-49、ZBB-68对A549 细胞凋亡的影响
4.5.5 化合物ZBB-68对Hela细胞中EGFR信号通路的作用情况
4.5.6 小结
4.6 含噻喃并嘧啶结构的AZD9291 衍生物的3D-QSAR研究
4.6.1 3D-QSAR模型构建
4.6.2 含噻喃并嘧啶结构的AZD9291 衍生物的3D-QSAR结果
4.6.3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1.1 AZD9291 衍生物的设计与合成
5.1.2 AZD9291 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5.1.3 AZD9291 衍生物的构效关系研究
5.2 展望
第6章 实验部分
6.1 AZD9291 的制备
6.2 丙烯酰胺取代的AZD9291 衍生物的制备
6.3 嘧啶胺基取代的AZD9291 衍生物的制备
6.4 吲哚环F取代的AZD9291 衍生物的制备
6.5 噻喃并嘧啶取代的AZD9291 衍生物的制备
6.5.1 关键中间体A7b,A7c,A7,A8,A8a的制备
6.5.2 目标化合物ZBB-48ZBB-75 的制备
6.6体外抗肿瘤实验
6.6.1 细胞培养
6.6.2 MTT法体外细胞抗增殖活性筛选
6.6.3 计算方法
6.6.4 细胞周期
6.6.5 细胞凋亡
6.6.6 免疫荧光染色
6.7 体外激酶活性评价
6.7.1 实验仪器与材料
6.7.2激酶实验
6.7.3 数据分析
6.8 蛋白印迹实验操作
6.8.1 细胞总蛋白提取
6.8.2 BCA法检测总蛋白提取液浓度
6.8.3 Western blot操作
6.9 计算机分子模拟对接研究
6.9.1 分子对接软件及操作对象
6.9.2 分子对接步骤
6.9.3 CoMFA和 CoMSIA模型构建
6.9.4 对接结果处理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所获荣誉
致谢
附图
本文编号:40429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4042953.html
上一篇:人COX1蛋白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