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尔内时间意识中的滞留问题 ——从《内时间意识现象学》到《贝尔瑙手稿》
发布时间:2025-08-12 21:58
对于胡塞尔由早期静态现象学到后期发生现象学的转向的讨论一直是学界的焦点问题,本文主要结合“滞留”概念在胡塞尔内时间意识理论中的前后变化,尝试对德里达对胡塞尔时间意识理论的解构做出回应,进而把握胡塞尔由早期的静态现象学到发生现象学的转变线索。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时间意识研究与滞留的理论意义”开门见山交代本文的主旨,首先表明胡塞尔的内时间意识理论与传统的两种时间观的区别,并对胡塞尔时间问题研究的三个时期进行交代,以更好地把握其理论背景。其次对于时间意识领域的特性,即纯粹性、本源性以及相即性进行分析,以把握时间意识作为最终构造的本原地位。最后,分析在时间意识研究中滞留所处的位置变化与其研究背景的相关性,这一变化表明了胡塞尔由早期静态现象学到后期发生学考察的转变。第二部分“滞留概念的相关说明”,首先交代胡塞尔“滞留”概念与布伦塔诺“原初联想”的关系,其次依照图表梳理说明由“滞留”、“原印象”以及“前摄”三部分组成的时间意识结构,再者,对作为第一性的“滞留”与第二性的“再回忆”之间做出区分,最后,以德里达对胡塞尔内时间意识理论的解构为对刊,表明德里达通过“滞留”以解构“原印象”的本源...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论文选题的意义及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现状
(三) 论文的写作思路
第一章 时间意识研究与滞留的理论意义
(一) 时间问题研究的背景
(二) 作为最终构造着的绝对起源
(三) 滞留概念的理论意义
第二章 滞留概念的相关说明
(一) 对布伦塔诺“原初联想”的批评改造
(二) “滞留—原印象—前摄”的时间图式
(三) 再回忆与作为特殊意向性的滞留
(四) 德里达解构原印象的切入点
第三章 绝对河流与滞留的双重意向性
(一) 时间构造的最终阶段——绝对河流
(二) 滞留的双重意向性构造绝对河流的统一
(三) “绝对河流”与“纯粹自我”
第四章 《贝尔瑙手稿》中对原进程的讨论
(一) 从原印象到原进程的理论改造
(二) 对原进程的新的分析尝试与扎哈维的批评
(三) 发生现象学的线索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4059192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论文选题的意义及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现状
(三) 论文的写作思路
第一章 时间意识研究与滞留的理论意义
(一) 时间问题研究的背景
(二) 作为最终构造着的绝对起源
(三) 滞留概念的理论意义
第二章 滞留概念的相关说明
(一) 对布伦塔诺“原初联想”的批评改造
(二) “滞留—原印象—前摄”的时间图式
(三) 再回忆与作为特殊意向性的滞留
(四) 德里达解构原印象的切入点
第三章 绝对河流与滞留的双重意向性
(一) 时间构造的最终阶段——绝对河流
(二) 滞留的双重意向性构造绝对河流的统一
(三) “绝对河流”与“纯粹自我”
第四章 《贝尔瑙手稿》中对原进程的讨论
(一) 从原印象到原进程的理论改造
(二) 对原进程的新的分析尝试与扎哈维的批评
(三) 发生现象学的线索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40591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4059192.html
上一篇:虚拟实践与当代人类生存方式变革的哲学审视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