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历史电子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8-01-01 02:23

  本文关键词:历史电子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出处:《曲阜师范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历史地图 高中历史 教学


【摘要】: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迈进,以学生为中心和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不断提倡,历史电子地图能够更好的促进这一方式的发展,所以历史电子地图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也不断提高。有关历史地图在历史教学中的价值很早便被众多教学人员所认识,但是有关历史电子地图在教学中进行实际应用的专题文章则鲜有一见。历史电子地图作为历史地图下属门类当中的一种,兼具历史地图和电子地图的功能和特点。不过与传统纸质地图相比较,历史电子地图具有自身的功能优势,比如其拥有数据与软件的集成性、过程的交互性和信息表达的多样性、能提供多尺度数据和高效的检索与分析功能等特点。历史电子地图之所以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应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主要是基于以下三方面的原因:其一,历史电子地图在教学方面所具有的价值继承且优于传统纸质地图;其二,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历史电子地图的获取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和优质资源;其三,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大量可利用电子地图进行授课的内容。通过对曲阜师范大学高一年级学生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得知,目前历史电子地图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电子地图的利用率较低、利用方式较为单一、学生识图能力训练不足等。这些存在问题的原因来自于学校、教师、学生等多个层面。针对这些问题,要适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比如教师应根据不同的课程,科学的甄别与选择历史电子地图,确保历史电子地图的经典精确。在课堂应中,教师应将电子地图完整清晰的展示给学生,并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师生的交互共进。另外,教师应注意学生对历史电子地图的应用方法的培养,提高学生识图、记图、绘图的能力。历史电子地图实际教学案例的设计分析,证明了历史电子地图在教学中应用的价值和可行性,不过教学案例也折射出为了适应未来历史教学活动的新需要,电子地图也应适时寻求内容的转型与变革,这是当前高中历史教学活动发展的新趋势。
[Abstract]:Along with the examination-oriented education to the quality education, student-centered and the main body of autonomy, cooperation, exploring the way of learning, the history of electronic map can bett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way. Therefore, the status of historical electronic map in history teaching is also constantly improving. The value of historical map in history teaching has long been recognized by many teaching staff. However, there are few feature articles about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historical electronic map in teaching. Historical electronic map is one of the subordinate categories of historical map. It has the func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both historical maps and electronic maps. However,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paper maps, historical electronic maps have their own functional advantages, such as the integration of data and software. The interactivity of the process and the diversity of information expression. Historical electronic map can be used as an important teaching resource in senior high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It is mainly based on the following three reasons: first, the history of electronic map in the teaching of the value of inheritance and better than the traditional paper map; Second,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and network technology provides more channels and high quality resources for the acquisition of historical electronic map. Thirdly, there are a lot of contents in history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which can be taught by electronic map. Through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questionnaire of freshmen in Qufu normal University. At presen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application of historical electronic map in practical teaching activities, such as the low utilization rate of electronic map and the single way of using it. The causes of these problems come from the school, teachers, students and other levels. In view of these problems, the appropriate teaching strategies should be put forward in due time. For example, according to different courses, teachers should scientifically identify and select historical electronic maps to ensure the classical accuracy of historical electronic maps. In class, teachers should display electronic maps to students completely and clearly. In addition, 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application method of historical electronic map, improv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map and record map. The ability of drawing. The design and analysis of the actual teaching cases of historical electronic map prove the value and feasibility of the application of historical electronic map in teaching. However, teaching cases also reflect that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new needs of history teaching activities in the future, electronic maps should also seek the transformation and reform of content in time, which is the new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y teaching activities in senior high schools.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33.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电子地图随身带 走遍台湾不迷路[J];东南亚纵横;2000年01期

2 吴向华;鲁志安;罗耀玺;;车载GPS导航系统中电子地图的建立[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陈文友;张小梅;肖兴江;王国军;潘祖对;赵二朝;;黔东南旅游电子地图的研究[J];凯里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4 黄梅红;;基于C#的泉州师范学院电子地图的设计与实现[J];新乡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1期

5 杨英杰;;熟悉电子地图 运用电子地图[J];地理教学;2007年07期

6 容小翔;电子地图款款来[J];科学启蒙;2002年12期

7 南方;;电子地图款款来[J];聪明泉;2002年10期

8 余平;; 用“图”走遍天下——活用“图行天下”电子地图[J];少年电世界;2002年04期

9 耿斌,樊莉莉,甄丽华,张素娟;中国电子地图网站的模糊综合评测[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孙厚科;董刚;李婷;;现代地图——电子地图[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6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爱华;龙毅;索春婷;;二维电子地图与三维电子地图互响应的设计与实现[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易明华;祝红英;徐玉玲;;网上电子地图现状浅析[A];华东六省一市测绘学会第十一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3 苟刚;黄伶俐;;电子地图安全显示算法设计与实现[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三卷)[C];2008年

4 王艳慧;孟浩;;多尺度导航电子地图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A];第四届中国软件工程大会论文集[C];2007年

5 诸敏秋;贺路远;迟有忠;黄宇;胡祺;;政务版电子地图一体化编辑与管理技术研究[A];地理信息与物联网论坛暨江苏省测绘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胡新礼;赵云升;;电子地图系统在旅游业的应用——以吉林市为例[A];地图学与GIS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7 刘岳;;我国电子地图研制的实践与今后发展[A];全国地图学与G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张亮;蒋成环;龙毅;;重新认识电子地图的科学内涵与应用外延[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9 花存宏;曾文华;龚丽芳;;通用型矢量电子地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以沪苏浙电子地图为例[A];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及其应用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花存宏;曾文华;龚丽芳;;通用型矢量电子地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第三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测绘分论坛)暨'2006江苏省测绘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吉畅;中国导航电子地图产业寻求突围[N];中国电子报;2004年

2 叶丽华 杨明明;电子地图为纳税人指路[N];中国税务报;2004年

3 辛京葆;导航电子地图为百姓带来便利[N];大众科技报;2005年

4 本报通讯员 齐芳  本报记者 陆彩荣;电子地图 未来市场新宠[N];光明日报;2003年

5 贺永;超全电子地图会否昙花一现[N];中国计算机报;2005年

6 孙蕾;电子地图悄然兴起[N];人民日报;2004年

7 马佳;电子地图方便出行[N];人民日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李明顺;“电子地图”的商业价值链[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9 本报记者 李兴华 实习生 刘洁;首张全国性电子地图深圳制造[N];深圳特区报;2005年

10 金朝力;电子地图开始行业整风[N];北京商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蔡忠亮;多媒体电子地图的信息组织及可视化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2 贾奋励;电子地图多尺度表达的研究与实践[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雪英;多媒体旅游电子地图的设计与实现[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2 刘开济;历史电子地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D];宁夏大学;2015年

3 王加伟;基于GPS/GSM的物品防盗系统设计[D];苏州大学;2015年

4 史孝国;基于一种改进缓存替换算法的校园电子地图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5 赵子瀚;校园电子信息地图服务系统设计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6 宋浩翔;银行电子地图的设计与实现[D];苏州大学;2015年

7 邹婷;智能交通卡口数据研判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6年

8 倪珍;智能盲人导航仪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工业大学;2016年

9 赵丹平;历史电子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D];曲阜师范大学;2016年

10 范芮;电子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D];宁夏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3625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13625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2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