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思想品德课情境教学探究

发布时间:2018-01-13 15:31

  本文关键词:思想品德课情境教学探究 出处:《渤海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思想品德课 情境教学 探究


【摘要】:学校对初中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就是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居于首要位置的思想品德课。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要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把生活中学生熟悉的情境迁移到课堂教学中,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完美结合。而情境教学正是契合了这一理念,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被大力提出并倡导践行。教师通过情境教学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让思想品德课的课堂变得生动形象起来,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本文从思想品德课情境教学的概述入手,分别从思想品德课情境教学的涵义界定、特点和理论基础几个角度进行阐述。继而,阐明了进行思想品德课情境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再次,对思想品德课情境教学在现实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构建了思想品德课情境教学的实践策略。最后,本文以初中思想品德课《做时间的主人》一课为例,呈现出思想品德课情境教学的实践样态。
[Abstract]:School is the main channel of moral education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Ideological and moral course is the first place in the system of school curriculum.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education, teacher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o the student life, the life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re familiar with the migration situation in classroom teaching, to achieve a combination of theory perfect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life. And situational teaching is in line with this concept, in the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is put forward and vigorously advocate practicing. Teachers through situational teaching combining classroom teaching and students' life, make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class become lively, and arouse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promote students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This paper outlines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course of situational teaching, from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course teaching situation of the defini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oretical basis of several angles The degree in this paper. Then, it explains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Ideological and moral course of situational teaching. Thirdly, reflect on the existing ideological and moral course of situational teaching in the actual operation of the problem, constructs the practical strategies of Ideological and moral lesson teaching situation. Finally, based on the moral lesson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master class time < > as an example, presents the practice forms of Ideological and moral lesson teaching situation.

【学位授予单位】:渤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63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洪清;谈思想品德课的启蒙教学[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2 李静贤;关于思想品德课的思考[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3 张宏;关于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J];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S1期

4 李晓兰;思想品德课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5 李保明;思想品德课考核的“三为主”原则[J];教学与管理;2003年23期

6 俞李,朱宝法;构建充满活力的思想品德课[J];教学与管理;2003年32期

7 颜学贵;思想品德课练习的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邹莉莉;论思想品德的内在结构[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9 王红梅;如何展现思想品德课的魅力[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10 韩丽英;思想品德课教改要走出三个误区[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5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祁玉秀;;浅谈思想品德课的备课[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2 孙成花;;首次使用粤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的困惑及对策[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3 许金成;;谈谈思想品德课的对话和交流[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4 姜立东;;心理问题≠思想品德问题[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八——追寻的旋律[C];2003年

5 张娟;;驾驭意外 收获精彩——新课标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为了集体的发展》教学案例[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6 刘军;;让思想品德课成为学生的最爱[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东卷)[C];2012年

7 董慧仪;;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教育的思考[A];中国名校卷(广东卷)[C];2013年

8 邓娜;;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课堂教学的实施与思考[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三卷)[C];2012年

9 王进洲;;合作互动 感悟升华 快乐学习——浅谈七年级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策略[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六卷)[C];2013年

10 廖玉勐;;试析小学思想品德课的重要作用[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英;思想品德课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作用[N];驻马店日报;2006年

2 嵩明三中 张正平;在思想品德课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N];云南经济日报;2012年

3 山东省莱芜市口镇初级中学校长 中学高级教师 全国课改名校长 山东省首届齐鲁名校长 山东省先进教育工作者 张伟;思想品德课改革的思考与实践[N];中国教育报;2013年

4 阜宁县施庄初级中学 邹向琴;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教学探索[N];江苏教育报;2013年

5 中江县大西街小学 吴湘黔;思想品德课中的素质教育[N];四川科技报;2013年

6 张永云;浅谈思想品德课的教育作用[N];江苏经济报;2007年

7 泸县奇峰镇奇峰学校 佘成福;上出思想品德课的声色情趣[N];泸州日报;2008年

8 武威第十三中学 瞿金春;如何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N];武威日报;2008年

9 江都市郭村中学 杨宝兰;打造富有活力的思想品德课堂[N];江苏教育报;2009年

10 李荣华;如何上好新课标下的思想品德课[N];黔西南日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上官苗苗;思想品德课教材内容取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2 张影;思想品德课部分学生厌学问题的原因及对策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赵诗竹;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生命教育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4 刘妍;思想品德课中的生命教育探究[D];渤海大学;2015年

5 任征;九年级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陈莉莉;基于思想品德课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7 陈筱;初中思想品德微课程教学设计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8 张慧娟;八年级思想品德课预设与生成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9 王晓红;初二思想品德课中生本教育的应用及反思[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10 常青;初一思想品德课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194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14194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7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