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外研社版高中英语教材中文化知识处理方式的现状调查

发布时间:2018-06-20 08:02

  本文选题:文化知识 + 文化教学方法 ; 参考:《西华师范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自从人们意识到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后,培养文化意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2003年教育部出版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版)中就强调了文化教学的重要性。文化教学虽已逐渐成为外语教学的核心,但关于文化知识和文化教学方面的研究却不多。基于以上这种情况,更为了真实的反映文化教学的现状,作者通过调查四川省阆中市阆中中学高二年级的6名英语教师和100名学生对教材中文化知识的处理方式,提出并解决了以下三个问题:1)英语教师和学生如何看待教材中的文化知识?2)英语教师和学生如何处理教材中的文化知识?他们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3)英语教师和学生对文化教学有什么样的看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研究采用以下三种研究工具——课堂观察目的在于观察文化教学的真实情况以及记录老师的教学方法,访谈用于发现老师和学生对文化知识和文化教学的看法,调查问卷则是为了发现学生最喜欢的教学方法以及其学习文化知识的方法。通过对从课堂观察,问卷和访谈收集的数据分析比较,得出以下三个结论:第一,尽管有些老师和学生对教材中的文化知识漠不关心,但大多数还是对这些知识很满意。第二,高中英语教师经常通过展示图片,播放电影,介绍文化背景,角色扮演等方式教授文化知识,其中播放影片和小组讨论的形式最受学生欢迎。学生则是通过做演讲,阅读报纸、杂志等课外书籍的方式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第三,老师和学生都已经意识到文化知识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文化教学得到了一定的关注。本研究共由五部分组成。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整篇论文的结构。第二章则是回顾了前人的相关研究并介绍了一些基本概念。第三章介绍了研究问题、研究对象、研究工具和研究过程。第四章是关于研究结果的展示和讨论。最后一章对全文做出总结,指出此研究对老师和学生的启示,说明了此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此提出相关建议。
[Abstract]:Since people are awar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the cultivation of cultural awareness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2003, the importance of cultural teaching was emphasized in the standard of English curriculum for ordinary high school publish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The teaching of culture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core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but on cultural knowledge and teaching. Based on the above situation, in order to reflect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ulture teaching, the author has investigated and solved the following three questions by investigating 6 English teachers and 100 students in the second grade of Langzhong middle school in Langzhong, Sichuan Province, and solved the following three questions: 1) how to see English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 cultural knowledge in the teaching material? 2) how do English teachers and students handle the cultural knowledge in the teaching materials? What are the reasons for them? 3) what are the views of English teachers and students on culture teaching?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this study adopts the following three research tools - the purpose of classroom observation is to observe cultural teaching. The real situation and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the teacher are recorded. The interview is used to find the view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on cultural knowledge and culture teaching. The questionnaire is to find the students' favorite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methods of learning their cultural knowledge.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the data collected from the classroom observation, the questionnaire and the interview, the following three First, although some teachers and students are indifferent to the cultural knowledge in the teaching materials, most of them are satisfied with these knowledge. Second,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ers often teach literary knowledge by displaying pictures, playing films, introducing cultural background, role playing and so on, among which film and group discussion are most popular. Students are welcome. Students enrich their cultural knowledge by making speeches, reading newspapers, magazines and other extracurricular books. Third, teachers and students have already realized the importance of cultural knowledge in the proces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he cultural teaching has gained a certain concern. This study consists of five parts. The first chapt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The background,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whole paper. The second chapter reviews the previous studies and introduces some basic concepts. The third chapter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issue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 research tools and the research process. The fourth chapter is about the presentation and discussion of the research results. The last chapter summarizes the full text and points out the research. The enlightenment to teachers and students shows the shortcomings of this research 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
【学位授予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33.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祁哲明;;英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2 梁建兰,王建伟;扫地抹桌也要有文化知识[J];成人教育;1983年04期

3 王学仁;;弘扬文化知识之光[J];中国民族;1989年09期

4 王久宇;理解文化概念的一种思路[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1999年02期

5 傅建美;充分利用教材 挖掘文化背景知识[J];甘肃教育;2005年Z1期

6 刘振国,郝国强;中学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滨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7 曲端;谈英语教学中“文化知识”教育的必要性[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8 杨璐;文化的差异与翻译的殊微[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9 芜崧;广告语言的文化包装与解读偏见[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10 包文辉;翻译原则与跨文化交际[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尹崇燕;;了解文化差异对语言学习的帮助[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六卷)[C];2013年

2 许莹;;跨语言,跨文化——议初中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的培养[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4卷)[C];2010年

3 夏君欢;;浅谈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教育[A];中国名校卷(江西卷)[C];2013年

4 薛琛瑶;;从文化到艺术 从创意到关怀[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一辑)[C];2011年

5 吕江;;现代化对文化知识产权的挑战[A];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第八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刘志勇;;浅谈俄语专业教学中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二卷)[C];2012年

7 刘长远;王松;李慧杰;;正视文化因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8 李萍;;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重视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9 赵建岳;;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教育点滴谈[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10 热孜完古力·肉孜;;加强初中安全教育的探索[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二卷)[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峰岩;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N];赤峰日报;2005年

2 许嘉璐;语言与文化[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王永章(作者为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关于我国文化产业深入发展的几点思考(上)[N];中国文化报;2003年

4 哈尔滨三五味业集团董事长 王军;文化为品牌腾飞插上翅膀[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7年

5 记者韩双;抚顺师专“茶文化”冷门专业未开先热[N];抚顺日报;2011年

6 哈尔滨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高英祺 梁玉;文化认同与跨文化交际[N];光明日报;2014年

7 文化部部长 孙家正;《世界各国文化概览》前言[N];中国文化报;2001年

8 唐天任(作者单位:常宁市委宣传部);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N];衡阳日报;2005年

9 傅五七;切实推进文化建设[N];九江日报;2006年

10 厦门大学高教所教授 潘懋元邋江西师范大学讲师、厦门大学博士生 刘小强;文化创新——大学教授艰难的选择[N];中国教育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宝权;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语言测试的接口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子华;关于初中英语文化知识教学的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2 柯旭荣;2014中美记者交流团来宁参观口译实践报告—跨文化交际视角下旅游口译的障碍分析与应对策略[D];宁夏大学;2015年

3 许志迎;论张爱玲的英文创作[D];南京大学;2015年

4 胡鹏飞;中国法语专业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本族文化失语现象的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5年

5 吐逊阿衣·艾买提;新疆维吾尔族口头文化中的乡土化学知识的开发与利用[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6 俞婷;初中蚕桑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7 王哲;泰国留学生汉语习得过程中的中华文化认同情况调查与分析[D];广西大学;2015年

8 刘燕;《文化中国的话语长城》第三章翻译实践报告[D];新疆大学;2015年

9 丁丽;论俄语成语先例现象[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10 黄晓丹;瑜伽文化视角下吉首市瑜伽场馆经营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0435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20435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9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