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学习共同体”在高中女生太极拳选项课上运用的教学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9 19:19
【摘要】:本次试验研究的目的是在高中女生太极拳教学过程中引入"学习共同体”的理念,并在太极拳教学课堂上构建“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期望可以提高太极拳的课堂教学效果,在实验结束后对传统教学模式和“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效果的比较,从理论上,增加体育课的教学模式,丰富体育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实践的理论依据;实践上,优化太极拳课堂教学的效果,使学生获得更优化的教育。本次研究采用教学实验法进行,从江苏省金湖中学高二年级太极拳选修的8个女生班中随机抽取2个班,并随机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完全相同,但教学模式不同。实验班采用“学习共同体”模式,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在实验前后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学习动力、合作意识、竞争意识、群体凝聚力及课堂教学主观满意度的测试比较,从而验证教学效果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1.实验后,实验班的学生在身体素质上五个指标的平均值略高于对照班,但差异不明显。2.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学生在小组动作整齐度、小组太极风格、个人动作规格、个人学习态度、太极拳成绩方面均呈显著性差异。3.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学生在太极拳学习动力、合作意识、竞争意识、群体凝聚力四个方面呈显著性差异。4.实验后,实验班的学生对“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班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满意度。结论:1.在高中女生太极拳选项课上,“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效果差异不明显。2.在高中女生太极拳选项课上,“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太极拳技术学习效果、太极拳学习动力、团队合作意识、竞争意识、群体凝聚力和课堂教学效果主观满意度,且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633.9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阮显政;;浅议学习共同体的概念、特征及意义[J];高教学刊;2017年05期

2 俞强;;浅议农村初中小组学习共同体的组建与管理[J];教育革新;2016年10期

3 王柔健;;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视角下学习共同体的建设[J];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4 吴蓓琳;;微博学习共同体对学习者的影响[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13年03期

5 何霞;;复杂系统下教师学习共同体的运行机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年33期

6 卢范坤;;家庭学习共同体教育行动的实践与思考[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8年12期

7 童冠琪;;取“学习共同体”之术 致“学生自主发展”之道——基于“五节点式”学程导学模式下的初中科学教学初探[J];中国教师;2019年01期

8 孙琴芬;余春花;;小学生“学习共同体”的方式呈现及优化[J];基础教育研究;2018年22期

9 汤曙光;;建设“学习共同体”:初中数学翻转课堂的深化之路[J];课程教学研究;2019年01期

10 熊银;黄晓坚;;学习共同体: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可能路径[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蔡春英;;现阶段小学语文学习共同体构建策略[A];《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十卷)[C];2018年

2 李杰伟;;创建“学习共同体”,我们在路上 成都市锦官新城小学“学习共同体”创建的实践与思考[A];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师陶学刊》(2017年1-2月刊)[C];2017年

3 蒋瑞娟;;高中课堂学习共同体构建的策略研究[A];《当代教育评论》2017第6辑[C];2017年

4 卢小平;;班建制视域下学生学习共同体的构建[A];中学教育科研2018年第2期(总第225期)[C];2018年

5 卢小平;崔雪莲;;构建学习共同体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A];中学教育科研2018年第3期(总第226期)[C];2018年

6 王彩霞;王陆;;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共同体构建的设计[A];计算机与教育:应用促进学与教创新——全国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尉姬玲;;语文课构建学习共同体之我见[A];2013年5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8 孙波;;学习共同体的学校[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盛传云;;构建化学学习共同体,培养高中生化学核心素养[A];《当代教育评论》2018第8辑[C];2018年

10 王金葵;;构建高中英语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策略研究[A];《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八卷)[C];201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吉林大学附属中学 秦亮;倾听未来花开的声音[N];中国教师报;2019年

2 上海市建平中学 郑朝晖;面向未来的新期待[N];中国教师报;2019年

3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生 庄顺怡;找回真实而柔软的自己[N];中国教师报;2019年

4 学者 特级教师 张永谊;今天,我们怎样去学习?[N];杭州日报;2019年

5 上海华育中学校长 李英;好学校是一个出色的学习共同体[N];文汇报;2018年

6 本报记者 董碧水 实习生 张秀文;杭州打造中国式“学习圈”[N];中国青年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褚清源;学教翻转的挑战[N];中国教师报;2018年

8 本报记者 崔斌斌;“这是给克旗教育送来的‘甘霖’”[N];中国教师报;2018年

9 本报记者 蒋廷玉 蔡姝雯 张宣;当好“学习共同体”中的“首席”[N];新华日报;2018年

10 ;跟随佐藤学一起改进教学(一)[N];中国教师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燕飞;组织行为学视角下合作学习共同体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2 刘子恒;非正式学习共同体知识共享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 赵健;学习共同体[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董宏建;网络环境下教师跨学科协作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赵健;网络环境下城乡互动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与运行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包正委;学习共同体情境下的高校教师发展过程模式研究:LAP模式的设计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7 李爱铭;中小学专家型教师培养的政策支持体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8 刘光余;教师教学效能的生成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皮永生;获得和参与:教学价值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10 王书林;任务导向的分布式学习共同体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瑶;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研究[D];扬州大学;2019年

2 高映悦;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学习共同体”的优化路径研究[D];扬州大学;2019年

3 周晓晨;“学习共同体”在高中女生太极拳选项课上运用的教学实验研究[D];南京体育学院;2019年

4 杨钟志;基于学习共同体理论的《品德与社会》教学实践研究[D];厦门大学;2018年

5 何娟;基于学习共同体视角的中学青年教师培养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

6 傅玉霞;U-S合作学习共同体视域下名师工作室成长的叙事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年

7 梁炜贤;“学习共同体”视野下的街头音乐研究[D];星海音乐学院;2019年

8 丁靖洁;基于学习共同体视角的幼儿园教研组建设个案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年

9 杨毅;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学习共同体建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年

10 孙源幸;学习共同体在高中英语写作课堂上的应用[D];福建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051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27051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b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