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把培养学生学科素养作为课程目标。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而“科学精神”作为达成“政治认同”、形成“法治意识”、实现“公共参与”的基本条件,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第一部分绪论。基于核心素养要求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迅速推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和高中思想政治课科学精神培养亟待提升的现状,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进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发现,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科学精神的研究较少且不够深入,一方面,虽然科学精神萌芽于西方社会,但并没有专门开设“思想政治课”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科学精神的培养主要是理工学科教学及科学教育的方式来进行。另一方面,我国对科学精神和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研究比较少。鉴于此,本文以《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为依据,采用文献研究法、课堂观察法、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进行探究,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本研究立足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第二部分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科学精神培养相关概念分析。基于对核心素养、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高中思想政治课核心素养中的科学精神是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取向,能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理解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科学精神,要了解科学精神中求真求实、普遍怀疑、开拓创新、团结协作、立足实践的精神内涵,也要掌握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科学精神所包含的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结合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科本质和学科育人价值来分析其特殊性。第三部分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科学精神培养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意义。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目标、课程性质和课程内容决定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必然要求。本文将主要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分析高中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可行性,高中思想政治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符合教师专业发展趋向,也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不仅有利于学生坚持正确的思想方向,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也有利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更有利于满足国家发展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第四部分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科学精神培养的现状。基于查阅文献和调查研究,发现高中思想政治课在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表现在学校对培育学生科学精神有所重视,教师初步探索出一些有效途径和教学方法,学生科学精神素养水平初步提升。但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仍不够重视,表现在教学目标中科学精神引导不够、教学过程中科学精神唤醒不够、教学活动中科学精神践行不够、教学评价中科学精神体现不够。究其深层原因,主要在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自身科学素养不足、科学精神培养氛围缺乏、“唯分数论”的影响、学生科学意识淡薄。第五部分加强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科学精神培养的路径。针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科学精神培养面临的现实问题和挑战,对症下药、多管齐下,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科学精神培养的路径进行研究,主要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展教学活动;提升教师业务能力,助推科学精神的培养;优化教学目标,重视科学精神的培养;创新课堂形式,构建培育科学精神的思辨型课堂;完善教学评价,反映科学精神的发展状况五个方面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希望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科学精神培养研究可以为一线思政课教师提供教学参考和教学思路,为思想政治课程改革贡献一份力量。
【学位单位】:陕西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20
【中图分类】:G633.2
【部分图文】:
第一章绪论7图1-1研究思路图Fig1-1researchideadiagram二、研究方法本论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课堂观察法,其次与一线思政课教师访谈交流,通过整理资料,对比分析,最终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教学案例完成本文的研究。(一)文献研究法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进行研究,在确定选题后查阅大量关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科学精神培养方面的论文,了解本课题研究取得的成绩和最新成果,对现有的文献进行搜集整理,汇总在文献中发现的问题和可供借鉴的经验,为笔者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二)课堂观察法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根据论文写作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在教育实习期间,通过听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大成;;真学课堂的实践建构:以高中政治课为例[J];上海教育科研;2015年03期
2 竺可桢;;利害与是非[J];民主与科学;2010年02期
3 郝向鹏;罗仕健;;论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科学精神培养[J];成功(教育);2007年12期
4 ;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年02期
5 赵斌;;科学精神与思想政治课教学[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6年10期
6 苗华;论科学精神的构成[J];科学与无神论;2005年05期
7 张翠香;思想政治课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初探[J];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24期
8 梁启超;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J];民主与科学;2003年02期
9 蔡德诚;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不可分[J];民主与科学;2003年02期
10 辛竹;科学精神最根本的是“开拓创新”、“实事求是”——访中科院院士刘光鼎教授[J];科学与无神论;200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秦元海;论科学精神[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少鹏;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科学精神的培育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年
2 孙田宏;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科学精神培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年
3 贺思源;高中政治课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9年
4 杨妮娜;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科学精神培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9年
5 于爽;高中政治课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9年
6 赵鑫;“活动教学”模式在思政课中培育高中生“科学精神”素养的运用探究[D];天水师范学院;2018年
7 范会师;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8年
8 熊金施;高中思想政治课培育学生科学精神素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9 邢荣娟;高中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
28300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2830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