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测量”领域比较研究
【文章目录】: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设计
三、研究内容
(一)中国数学课程标准中有关“测量”的内容分布
(二)日本数学课程标准中有关“测量”的内容分布
(三)韩国数学课程标准中有关“测量”的内容分布
四、研究结果
(一)主题维度
1.各主题维度的量化比较
2.各主题维度的质性分析
(1)时间
(2)长度
(3)质量
(4)面积
(5)体积
(6)角度
(二)认知维度
1.认知维度的量化比较
2.认知维度的质性分析
五、结论与启示
(一)主要结论
(二)启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琨;;发现差异 分层教学——基于对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的认识[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2 黄哲文;陈超燕;;关于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若干建议[J];福建中学数学;2009年04期
3 冯雅菲;;《义务教育俄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修订的若干思考[J];教育探索;2019年05期
4 蒋秋;陈朝东;孙卫红;;国外数学课程标准中估算部分的要求探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年05期
5 黄翔;对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联系与综合”目标的认识[J];学科教育;2001年01期
6 武卫民;;学习 求证 思考——学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一、二学段)的体会[J];宁夏教育;2012年Z1期
7 黄翔;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的几个问题[J];数学教育学报;2000年04期
8 王绍诚;;对新《数学课程标准》的认识[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2年Z6期
9 李平;;新加坡中学华文课程标准及教材中“评价”元素的考察及启示[J];中学语文;2016年10期
10 施娜;孙晓天;;基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与修订稿的计量分析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维青;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中的转移支付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2 汪贤泽;基于课程标准的学业成就评价程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涛;中美初中学段数学课程标准的评价比较[D];黄冈师范学院;2016年
2 黄哲文;关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3 郑晴;我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内容的最小容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7年
4 刘婷;新中国成立60年高中数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传承与变迁[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丹丹;人教版和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科书与课程标准一致性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9年
6 赵玉萍;中美科学教育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9年
7 叶雪纯;高中生物两版课程标准的比较分析[D];天津师范大学;2019年
8 李燕兰;江西省中考数学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D];赣南师范大学;2018年
9 彭海兆;广州市中考数学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D];广州大学;2019年
10 丰雪情;聊城市初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D];聊城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545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285454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