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高中数学教学中基于微课的“三步六环”教学模式构建及应用

发布时间:2020-10-24 14:57
   自从我国全面实施基础教育改革以来,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全国各地的中小学都响应号召,探讨如何找到适合本校的教学模式,各种高效的教学模式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现如今己经有很多学校有了属于自己的教学模式。西安市某中学通过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和总结自创了属于自己的教学模式-“三步六环”教学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新模式也成为现在的研究热点,将微课应用到课改的新教学模式中,可以改变传统教学师生角色以及重新规划课堂的时间,微课对于革新传统教育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是通过在知网及其他网站上查阅了“三步六环”教学模式相关的文献资料,对其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了使“三步六环”教学模式能更好的应用在高中数学课堂,本研究是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课堂观察法对高二年级的两个平行班数学课堂上“三步六环”教学模式的应用现状进行调查,并且对其在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探索该模式的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出来的结果得出将微课与“三步六环”教学模式相结合是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该调研为“三步六环”教学模式的改进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帮助,为了更好的解决“三步六环”教学模式存在的这些问题,本研究是通过把微课与“三步六环”教学模式相结合而构建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基于微课的“三步六环”教学模式,并且对基于微课的“三步六环”教学模式应用原则及主要流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为了检验构建的基于微课的“三步六环”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性,本研究是从数学课的两种课型(新授课和复习课)具体阐述基于微课的“三步六环”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并对其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应用的效果进行分析。通过本研究可以得到基于微课的“三步六环”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在课堂合作探究环节的交流互动,提升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时更好地掌握知识及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提高他们在课堂合作探究环节讨论的效果,对学生课后学习也有一定的帮助,并且基于微课的“三步六环”教学模式能为一线教师和其他研究者研究“三步六环”教学模式提供一定的参考。
【学位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G633.6;G434
【部分图文】:

框架图,框架图,论文,教学模式


?第1章绪论1.5论文思路及框架??“三步六环”教学模式是西安市某中学在课改大潮下自创的一种教学本研究的内容是笔者通过查阅西安市某中学的“三步六环”教学模式相关对其有初步的了解,接着通过问卷调查法及课堂观察法对“三步六环”教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三步六环”教学模式的存题;其次,笔者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探讨“三步六环”教学模式与微课结要性和可行性,根据微课与“三步六环”教学模式的理论支撑,构建基于“三步六环”教学模式;最后,笔者把基于微课的“三步六环”教学模式高中数学课堂中,并通过问卷调查对其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应用进行效果分析(?\??????

教学模式,喜爱程度,应用现状,学生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采取无记名方式,共发放84份,效回收率为97.6%。??问卷的数据分析??习的主体,是教学成果的直接受益者,也是教学问题的反“三步六环”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以及促进学生发展查。??实习学校西安市某中学高二两个班的学生的调查数据进行“三步六环”教学模式的喜爱度调查分析??学生对〃三部六环”教学模式的喜爱S度??

教学模式,能力提升,兴趣,学生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学的兴趣提高了,有大约17%的学生认为不论是什么教学模式自己对学习数学兴趣都是不变的,还有6%的学生认为该模式不太适合自己,他们更喜欢传统的学模式,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下降了。这表明大部分学生是比较喜欢该教学模式的,??因为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自己表达能力、协作能力、思维能力及自学能力??和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辩辩;;国内近五年微课研究的文献综述[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03期

2 侯志文;;昌乐二中“271”教学模式在大学课堂上的应用[J];品牌(下半月);2014年08期

3 张丽宏;;人本主义理论视域下中小学生有意义学习的培养策略[J];教育探索;2014年07期

4 何秋兰;徐占春;;梳理中国微课研究现状[J];中国教育网络;2014年Z1期

5 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年04期

6 ;江苏省灌南县新知学校 新知学校新课堂[J];上海教育科研;2013年07期

7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10期

8 赵静;赵蕾;;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模式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S2期

9 王坦;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简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01期

10 王文静;社会建构主义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1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付海滨;“1121”课堂模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8年

2 王志芳;“三部六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年

3 李晓倩;高中英语写作翻转课堂“二主三环节”模式的应用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7年

4 田璐娜;“三部六环”教学模式在中学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7年

5 孙爽;中学物理微课的设计与开发[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6 李莹;杜郎口“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7 黄烁;基于创新教育的中小学教学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546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28546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6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