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中教育论文 >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02 05:47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写作水平也是衡量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重要标准。但是对于农村初中的作文教学来说,由于受到教学理念、教学环境和教师教学素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写作水平相对落后,不仅需要语文教师提高对作文教学的重视程度,更要重视对于教学方法的科学选择和运用。本文以情境教学法在农村初中作文教学中的运用为研究视角,阐述了情境教学法在作文教学中运用的研究现状,明确了作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和必要性。然后借助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农村初中作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明确了情境教学法在农村初中作文教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导致这些问题的成因,提出了情境教学法在农村作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策略。通过研究发现,情境教学法在农村作文教学中具有显著教学应用价值和促进效果,但是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对情境教学法的运用还存在四方面的问题:一是师生认知程度低、适应性差;二是教师运用频率低,开展深度不够;三是教师情境创设方式与运用方法相对单一;四是运用效果和教学促进作用相对有限。对此,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要树立正确的作... 

【文章来源】:北华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实践研究


学生对教师实施情境教学法的态度和反应如图2.1所示,老师在运用情境教学法时,有87.32的学生表示在课堂上会

课堂氛围,作文课,语文教师,农村初中


图 2.2 教师运用情境教学法时的作文课堂氛围 2.2 所示,语文教师在作文课上运用情境教学法时,表示课堂氛围的占比 66.67%,表示“气氛一般”的占比 19.05%,表示课堂氛围的仅占比 9.53%,这表明情境教学法在作文课堂上可以起到活跃课良好效果,情境教学法对于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效果的促进作用也是、情境教学法在农村初中作文教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对情境教学法在农村初中作文教学中的运用现状的调查可以看出,农村初中作文课堂上的运用,既有积极的方面,也还存在很多方面说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师生认知程度低、适应性差

作文教学,文体


过语言或文字引导学生进行想象的教学方法”的选项,这两个选项离,也反映了部分教师对情景教学法内涵的认知相对浅显和偏颇,上验证了部分教师对情境教学法认知程度差、适应性差的问题,并生对情境教学法的认知和适应能力。)运用频率低,开展深度不够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对情境教学法的认知和了解不是很全面,在平时境教学法实施方法、方式与途径的系统研究,加上作文教学的课时是很多,所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的频率不是很高。用情境教学法的实践中,也常常因为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很少给的实践空间去开展自主体验与反思,导致情境教学法在作文教学中、开展深度不够。对此,展开了关于作文教学采用情境教学法能否的相关调查,统计结果如图 2.3 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透视2017年中考作文题(上)[J]. 吴应海.  初中生写作. 2017(11)
[2]创设作文教学情境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J]. 李玉英.  内蒙古教育. 2017(20)
[3]为有源头活水来——成长作文导写[J]. 张璇.  好家长. 2017(Z1)
[4]“情境具体,任务典型”类作文深入论证之适度延展[J]. 李清.  教学考试. 2017(10)
[5]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 沈桂才.  课外语文. 2017(04)
[6]浅谈情境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 李论.  中学教学参考. 2015(12)
[7]情境作文——作文教学的一朵奇葩[J]. 王宏兴,于桂言.  语文建设. 2015(02)
[8]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黄朝友,丁艳飞.  语文天地. 2015(01)
[9]初中作文教学的情境创设研究[J]. 施红.  作文成功之路(上). 2015(01)
[10]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分析[J]. 管雪飞.  课外语文. 2014(24)

硕士论文
[1]情境教学法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D]. 乔婷.河南大学 2015
[2]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情境式作文教学[D]. 肖卫平.华中师范大学 2012
[3]高中情境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D]. 陈美琴.杭州师范大学 2011
[4]“情境作文”的教学特点和教学实施策略[D]. 魏安红.首都师范大学 2011
[5]回归生活的作文教学策略研究[D]. 赵颖.四川师范大学 2010
[6]中学情境作文教学初探[D]. 江华.江西师范大学 2006
[7]作文情境全程优化的研究[D]. 姜红娟.华东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141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30141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0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