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普通高中建设的三大问题及其破解——以上海市嘉定区第二中学为例
发布时间:2021-02-17 14:30
特色普通高中建设有三大问题不可回避:一是首要问题,即特色的定位,既要适切又要具有整体性;二是重点问题,即课程体系,学校特色就是教育思想与理论支持下的知行合一,重点在课程;三是关键问题,即如何保持长期持续发展的动力。
【文章来源】:上海教育科研. 2020,(09)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首要问题:特色定位
(一)适切定位是特色发展的基础
1. 梳理学校历史与传统
2. 分析区域资源与优势
3. 立足社会与教育发展
(二)整体定位是特色发展的保证
1. 办学理念内涵清晰
2. 办学思想逻辑一致
二、重点问题:课程体系
(一)明确的课程目标
(二)完整的课程内容
(三)合理的课程实施
1. HEMST课程与基础型课程有机结合
2. HEMST课程与拓展型课程广泛整合
3. HEMST课程与研究型课程深度融合
(四)适切的课程评价
(五)丰富的课程资源
三、关键问题:持续发展
(一)精准分析,突破特色办学阶段瓶颈与挑战
(二)扎实推进,落实完整有效的三类课程
1. 有效渗透,突出基础型课程主渠道
2. 保证质量,抓牢拓展型课程主阵地
3. 追求实效,把握研究型课程主方向
(三)拓宽途径,整合丰富适切的课程资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本道术原:普通高中特色课程的建设逻辑[J]. 徐士强. 中国教育学刊. 2019(07)
[2]后命名时期特色普通高中再提升的思考[J]. 徐士强. 上海教育. 2019(09)
[3]学校特色发展测评模型构建研究[J]. 范涌峰,宋乃庆.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02)
本文编号:3038118
【文章来源】:上海教育科研. 2020,(09)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首要问题:特色定位
(一)适切定位是特色发展的基础
1. 梳理学校历史与传统
2. 分析区域资源与优势
3. 立足社会与教育发展
(二)整体定位是特色发展的保证
1. 办学理念内涵清晰
2. 办学思想逻辑一致
二、重点问题:课程体系
(一)明确的课程目标
(二)完整的课程内容
(三)合理的课程实施
1. HEMST课程与基础型课程有机结合
2. HEMST课程与拓展型课程广泛整合
3. HEMST课程与研究型课程深度融合
(四)适切的课程评价
(五)丰富的课程资源
三、关键问题:持续发展
(一)精准分析,突破特色办学阶段瓶颈与挑战
(二)扎实推进,落实完整有效的三类课程
1. 有效渗透,突出基础型课程主渠道
2. 保证质量,抓牢拓展型课程主阵地
3. 追求实效,把握研究型课程主方向
(三)拓宽途径,整合丰富适切的课程资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本道术原:普通高中特色课程的建设逻辑[J]. 徐士强. 中国教育学刊. 2019(07)
[2]后命名时期特色普通高中再提升的思考[J]. 徐士强. 上海教育. 2019(09)
[3]学校特色发展测评模型构建研究[J]. 范涌峰,宋乃庆.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02)
本文编号:30381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3038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