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的高中化学混合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1-03-28 15:32
近几年来,国家致力于推动教育信息化改革,人们逐渐意识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一定意义上已经与信息化、网络化的社会环境脱节,随之出现的混合教学模式实现了传统教学与新媒体教学的有机结合,改善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为中小学的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本文采用多种研究方法,构建了基于微课的高中化学混合教学模式并投入实践应用,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所做工作如下:(1)查阅文献分析整理,了解当前教育背景,阐明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梳理出国内外微课和混合教学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指出文章的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2)以第一部分的研究为铺垫,分别梳理总结出微课、教学模式、混合教学的深刻内涵及定义,并指出该研究的理论基础,为基于微课的混合教学模式构建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3)在相关理论基础的指导下,首先进行模式构建前的调查研究,对学科特点、学习对象、教学目标、模型优势进行分析,构建了基于微课的高中化学混合教学模式图,对其详细分析并给出实施建议。(4)对构建的混合教学模式进行实践研究,开发微课资源,设计基于该模式的导学案和教学设计并投入实际教学中,实践后通过调查问卷、学生访谈和教师访谈分析了该模式的教学效果...
【文章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混合教学”“混合学习”相关论文发表年度分布
图 3.1 对学生化学学科学习兴趣调查可以看出,在 128 名学生中,有 50.78%的学生对化学没有浓厚的兴趣,受调查的学生的一半,甚至 14.84%名学生对化学的兴趣较低。这对于刚讲是一个极不乐观的现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连基本的,长此以往终究会影响到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积极性[39],因此,尽快采
学生认为影响化学学习兴趣的因素调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学混合学习研究综述[J]. 曹斌,鲍明丽,何松. 教育参考. 2019(01)
[2]我国混合式学习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张怀南.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9(01)
[3]“互联网+”背景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研究[J]. 金俭,张晓丹. 电脑与信息技术. 2018(06)
[4]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讨[J]. 米云云,胡春. 教育教学论坛. 2018(50)
[5]中学化学教师学科知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颜文英.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8(22)
[6]教育信息化2.0的内涵解读、思维模式和系统性变革[J]. 胡钦太,张晓梅.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8(06)
[7]浅谈核心素养[J]. 曹艳华.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8(04)
[8]基于微信公众号的教学实践探究[J]. 蒙跃平. 西部素质教育. 2018(19)
[9]微课教学研究的历史追溯及展望[J]. 许秋萍,韩颖. 课程教育研究. 2018(34)
[10]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网上课程教学改革[J]. 米云凤.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17(02)
博士论文
[1]初中课堂教学失衡问题研究[D]. 张勇.陕西师范大学 2017
[2]课堂有效学习的指导策略研究[D]. 张诗雅.上海师范大学 2015
[3]化学学科教学知识研究[D]. 张小菊.华东师范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混合式教学中学习任务的设计与实践研究[D]. 李雅欣.云南师范大学 2018
[2]微课在高中化学分层教学中的应用[D]. 任彩霞.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7
[3]高中化学微课的设计与开发[D]. 付佳斌.河北师范大学 2017
[4]基于微信的混合学习模式研究[D]. 张明洁.兰州大学 2016
[5]基于微课的高中化学“翻转课堂”研究与实践[D]. 李强.河北师范大学 2015
[6]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研究[D]. 董博杰.河南师范大学 2015
[7]基于自主学习的中学化学微课案例设计与应用[D]. 王佳丽.鲁东大学 2014
[8]基于混合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和应用[D]. 汪灏.河南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105803
【文章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混合教学”“混合学习”相关论文发表年度分布
图 3.1 对学生化学学科学习兴趣调查可以看出,在 128 名学生中,有 50.78%的学生对化学没有浓厚的兴趣,受调查的学生的一半,甚至 14.84%名学生对化学的兴趣较低。这对于刚讲是一个极不乐观的现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连基本的,长此以往终究会影响到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积极性[39],因此,尽快采
学生认为影响化学学习兴趣的因素调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学混合学习研究综述[J]. 曹斌,鲍明丽,何松. 教育参考. 2019(01)
[2]我国混合式学习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张怀南.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9(01)
[3]“互联网+”背景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研究[J]. 金俭,张晓丹. 电脑与信息技术. 2018(06)
[4]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讨[J]. 米云云,胡春. 教育教学论坛. 2018(50)
[5]中学化学教师学科知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颜文英.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8(22)
[6]教育信息化2.0的内涵解读、思维模式和系统性变革[J]. 胡钦太,张晓梅.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8(06)
[7]浅谈核心素养[J]. 曹艳华.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8(04)
[8]基于微信公众号的教学实践探究[J]. 蒙跃平. 西部素质教育. 2018(19)
[9]微课教学研究的历史追溯及展望[J]. 许秋萍,韩颖. 课程教育研究. 2018(34)
[10]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网上课程教学改革[J]. 米云凤.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17(02)
博士论文
[1]初中课堂教学失衡问题研究[D]. 张勇.陕西师范大学 2017
[2]课堂有效学习的指导策略研究[D]. 张诗雅.上海师范大学 2015
[3]化学学科教学知识研究[D]. 张小菊.华东师范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混合式教学中学习任务的设计与实践研究[D]. 李雅欣.云南师范大学 2018
[2]微课在高中化学分层教学中的应用[D]. 任彩霞.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7
[3]高中化学微课的设计与开发[D]. 付佳斌.河北师范大学 2017
[4]基于微信的混合学习模式研究[D]. 张明洁.兰州大学 2016
[5]基于微课的高中化学“翻转课堂”研究与实践[D]. 李强.河北师范大学 2015
[6]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研究[D]. 董博杰.河南师范大学 2015
[7]基于自主学习的中学化学微课案例设计与应用[D]. 王佳丽.鲁东大学 2014
[8]基于混合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和应用[D]. 汪灏.河南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1058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3105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