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语文教育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9 18:17
本文关键词:朱熹语文教育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中国现今语文教育的诸多弊端是有目共睹的。“中学语文坑死人”、当代语文教育“误尽苍生”的责难不绝于耳,诸如此类说法,尽管有失偏颇,但当前中国的语文教育陷入困境却是不争的事实。于是,“救救语文”(《审视中学语文教育》)“中国的语文教育实在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王丽《陷阱中的苦恼》)成为所有中国人共同的呼声。改革,势在必行,改革,迫在眉睫。但究竟如何“改”,却缺乏深入的研究。而作为我们母语的语文,它牢牢扎根在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文化系统之中,完全接受西方的教育改革模式也许是行不通的。因此,本文力图通过继承和发展古代语文教育找到当前语文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就这样,,朱熹以及他的语文教育思想进入了我的研究视野。 本文首先介绍了朱熹生活的社会背景、其主要哲学思想以及哲学思想对教育思想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朱熹的语文教育目标、语文教育途径、语文教育内容、语文教学方法和为学原则等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梳理、归纳和总结。最后,文章针对我国当前语文教育实际,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对朱熹语文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全面有效的论证。全文共分为五个大的部分。 第一部分:引论 简要说明了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第二部分:朱熹生平及其哲学思想简介 朱熹不仅是一位教育家,更是著名的哲学家。他的教育思想打上了很深的哲学烙印。尤其是他的理气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心性论等哲学思想直接影响着他对教育的可行性、教育的价值、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等方面的认识。 第三部分:朱熹的语文教育思想 该部分主要从朱熹的语文教育目标、语文教育途径、语文教育内容、语文教学的方法和为学原则、文学观五个层面论述了朱熹语文教育的主要观点,其中语文教 学方法和为学原则是本部分的重点,也是整个文章的核心。本文认为朱熹有关教学 方法和为学原则的论述是比较全面、深刻的,需要引起更多的关注。 第四部分:朱熹语文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该部分主要针对我国当前语文教育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对朱熹教育思想的现实 意义进行了肯定。文章认为,朱熹提出的“率情写作”、“知行并重”、“学思结 合”、“熟读精思”、“涵泳”、“摒弃应试教育”等观点仍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第五部分:结语
【关键词】:朱熹 语文 朱熹语文教育思想 现实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G633.3-09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5
- 一、 引论5-6
- 二、 朱熹生平及其哲学思想简介6-10
- (一) 朱熹生平和教育活动6
- (二) 朱熹哲学产生的社会背景6-8
- (三) 朱熹的哲学思想及其对教育思想的影响8-10
- 三、 朱熹的语文教育思想10-27
- (一) 本文对“语文”、“教育”和“思想”的界定10-12
- (二) 朱熹的语文教育目标12-13
- (三) 朱熹的语文教育途径13-15
- (四) 朱熹的语文教育内容15-16
- (五) 朱熹的语文教学方法与为学原则16-25
- (六) 朱熹的文学观25-27
- 四、 朱熹语文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27-37
- (一) 语文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弊端分析27-29
- (二) 朱熹语文教育思想的当代思考29-35
- (三) 朱熹语文教育思想的局限性35-37
- 五、 结语37-39
- 注释39-41
- 参考文献41-42
- 致谢42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贺恒;;南宋著名教育家朱熹及其教育思想探索[J];兰台世界;2013年1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丽丽;白鹿洞书院的语文教育研究[D];扬州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朱熹语文教育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68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316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