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中“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实施效果的研究分析
本文关键词:中学生物中“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实施效果的研究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新课标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潜能,要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把构建以学生“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作为目标。基于此背景下,笔者对“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教学做了调查研究。“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以“学案导学”为载体,自学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跟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更能充分发挥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本文第一部分阐述了“学案导学”的研究背景,结合新课改的要求,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做了对比分析。第二部分为该模式的一般概述,主要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介绍了该模式概念和特征的界定。本文第三部分,是该模式的理论基础依据,包括最近发展区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理论、有意义学习理论、哲学理论等。第四部分介绍了该模式的编制过程,实施步骤以及课堂案例分析。第五部分是本论文研究的重点,通过设计实验、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得出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得出了“学案导学”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具有积极作用,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等。然后笔者从“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教学应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局限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对策。最后是笔者的研究反思,总结了本文的优点和不足。经过一学期的研究,笔者认为“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中学生物教育中是可行的。希望本文能对“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参考。
【关键词】:学案导学 生物教学 应用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33.91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英文摘要6-10
- 1 引言10-13
- 1.1 研究的背景10-11
- 1.1.1 新课改的要求10
- 1.1.2 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10-11
- 1.2 研究的目的11
- 1.3 研究的意义11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3
- 1.4.1 国外研究现状11
- 1.4.2 国内的研究现状11-13
- 2 文献综述13-17
- 2.1 学案导学模式的概述13
- 2.1.1 学案导学的概念13
- 2.2 学案与教案和题案的区别13-14
- 2.3 学案导学模式教学的基本特征14
- 2.4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优势14-15
- 2.4.1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14
- 2.4.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4-15
- 2.4.3 锻炼合作能力15
- 2.5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15-17
- 2.5.1 建构主义理论15
- 2.5.2 认知-发现学习理论15-16
- 2.5.3 最近发展区理论16
- 2.5.4 有意义学习理论16
- 2.5.5 哲学依据16-17
- 3 学案导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17-24
- 3.1 学案导学的设计原则17
- 3.2 学案导学的设计步骤17-18
- 3.3 学案导学课堂的实施过程18-24
- 4 研究思路与设计24-25
- 4.1 研究对象24
- 4.2 研究方法24-25
- 5 结果分析与讨论25-39
- 5.1 访谈分析25-30
- 5.1.1 教师访谈分析25-28
- 5.1.2 学生访谈分析28-30
- 5.2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讨论30-32
- 5.3 学生成绩变化分析32-39
- 5.3.1 学生成绩对比32-38
- 5.3.2 结论38-39
- 6 问题与对策39-43
- 6.1 实施准备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39-40
- 6.1.1 学校缺少制度保障。39
- 6.1.2 教师能力不足,观念落后39-40
- 6.1.3 学生适应性差。40
- 6.2 编制学案中的问题及对策40-41
- 6.2.1 学案编写分工不明40
- 6.2.2 学案编制抄袭现象严重40
- 6.2.3 学案学习目标表述不明确40-41
- 6.2.4 “学案”变成“习题案”41
- 6.2.5 预习题出题顺序杂乱41
- 6.3 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41-43
- 6.3.1 教学过程随意41
- 6.3.2 教学过程死板41-42
- 6.3.3 小组合作讨论环节收获不大42-43
- 7 研究反思43-44
- 参考文献44-46
- 附件146-47
- 致谢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覃伟合;关于学案设计的几点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2001年10期
2 李健;学案的编写与使用[J];教学与管理;2001年19期
3 陈炳飞;地理学案编写的八种方式[J];教学与管理;2002年28期
4 沈斌;陶洁;;对学案的若干追问与初步回答[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8年02期
5 杨丽霞;;“学案”教学勿忽视“导”[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09年05期
6 王金花;;设置并用好学案是实现语文教学课堂高效的重要途径[J];现代教育科学;2009年10期
7 丁玉祥;;学案编制的常见问题与实施技术指导[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0年03期
8 何利君;;生本课堂的源头活水——学案[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03期
9 罗昭文;田瑜;;学案式教学中学生如何用好学案[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年10期
10 王彬;;连退了三次的学案稿[J];江苏教育研究;2010年3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淑娟;;浅谈学案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袁廷新;;学案的编写和使用[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4年
3 陈丽英;;关于英语预习学案的思考[A];中国名校卷(广东卷)[C];2013年
4 戴济林;;对初中数学导学案编写与设计的思考[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C];2013年
5 曹玉洲;;初中英语学案设计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路径[A];2013年7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6 冯东生;;浅谈基于学案的历史教学过程优化的思考[A];2013年2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7 张泽元;;实施学案导学 推进有效教学[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北卷)[C];2012年
8 易善忠;;普通高中“学案导学”教学法初探[A];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湖南卷)[C];2013年
9 马贵龙;;如何提升学习导航(即学案)的编写水平[A];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山西卷)[C];2013年
10 纪林香;;学案导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五卷)[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河南省浚县教育科学研究所 王海峰 张明新;从“教案”到“学案”如何转变?[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鲁子问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英语课程标准专家组成员;源于草根的学案能否长大[N];中国教育报;2010年
3 虞城高中 张义亮;如何编写和应用历史学案[N];学知报;2010年
4 ;好学案要能化枯燥为乐趣[N];中国教育报;2011年
5 河南省浚县教育科学研究所 王海峰 张明新;让“学案”带出好教师、好学生[N];中国教育报;2005年
6 罗炳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学术史著作——《明儒学案》[N];光明日报;2001年
7 如皋市磨头中学;学案 新课程理念的产物[N];江苏经济报;2008年
8 记者 王利强;忻州十一中“学案进课堂”受欢迎[N];山西日报;2009年
9 山东省高密市注沟小学 翟锡魁;学案的编写与落实[N];学知报;2010年
10 河北献县第一中学 林志江;化学学案设计的原则[N];学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绍鹏;学案导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D];渤海大学;2015年
2 朱婧;高中思想政治课“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D];渤海大学;2015年
3 陶仙;初中语文学案导学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李艳飞;初中语文学案中的生成性课程资源利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5 李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学案导引、分层教学”模式探析[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刘延美;以学案为载体的高中化学小组合作学习与评价的教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7 陆晓峰;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探究型学案编制与实施的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8 周仙子;语文教学中个性化学案的设计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9 徐芳英;初中生物强化重要概念教学的学案导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10 韩镇鸿;导学案在乡镇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聊城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中学生物中“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实施效果的研究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57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425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