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中运用发展性评价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思想品德课中运用发展性评价的研究
【摘要】:发展性评价不仅关注的是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感的养成,以及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因此发展性评价在教学中的应用将成为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也对思想品德课课程内容及课程目的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评价是教学中的薄弱甚至容易忽视的环节,各个学校实施的情况也各不相同,因此本文立足于一线开展评价的现状,以期对此问题有较为深入的了解。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首先,笔者基于国内外学者对发展性评价的研究成果上,提出了发展性评价研究的选题依据和意义,并且对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系统的综述,进一步理清了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同时确定了研究对象。其次,结合思想品德课的课程性质和任务,阐明发展性评价的内涵和在思想品德课中运用的内容,以及在思想品德课中运用发展性评价的意义。第三部分中基于乌市某中学思想品德课发展性评价调查的概述,通过文献研究法、课堂观察法、个别访谈法以及问卷调查法,从评价理念、评价目的、评价方法、评价设计、评价实施五个维度结合中学思想品德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大目标来阐述发展性评价运用于思想品德课中的实践价值。同时,从评价的多主体角度对教师、学生、家长进行访谈调查,总结分析思想品德课中发展性评价运用的问题,即评价主体不重视、内容多元化但实效性低下、方法还显得比较单一无法实现本课程预期的目标和理念、评价主体缺乏引导、评价语言没有指向性等,以致于思想品德课中发展性评价的积极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最后,在分析发展性评价和思想品德课课程性质与内容的相关理论的前提下,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思想品德课中运用发展性评价存在的问题并且分析其成因,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精心设计一堂运用发展性评价的思想品德课,结合教学实践、长期的观察与学生交谈和相关的调查研究与文献资料,提出思想品德课中运用发展性评价的策略,即多视角的对发展性评价进行反思,整理多元化并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法。希望能够为中学思想政治教师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 发展性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33.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1 导言8-16
-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8-10
- 1.1.1 选题的理论依据和意义8-9
- 1.1.2 选题的现实依据和意义9-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4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0-12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2-14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14-15
- 1.3.1 研究思路14
- 1.3.2 研究方法14-15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15-16
- 1.4.1 研究重点15
- 1.4.2 研究难点15
- 1.4.3 研究创新点15-16
- 2 思想品德课中学生发展性评价概述16-24
- 2.1 思想品德课中学生发展性评价的内涵和特点16-18
- 2.1.1 发展性评价的内涵16-17
- 2.1.2 思想品德课中发展性评价的特点17-18
- 2.2 思想品德课中发展性评价的内容18-20
- 2.2.1 思想品德课起点的发展性评价18-19
- 2.2.2 思想品德课课堂的发展性评价19
- 2.2.3 思想品德课对学生行为的评价19-20
- 2.2.4 思想品德课考试的发展性评价20
- 2.3 思想品德课中运用发展性评价的意义20-24
- 2.3.1 发展性评价有助于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与道德品质21
- 2.3.2 发展性评价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21-22
- 2.3.3 发展性评价有助于深化学生对知识的感悟22-24
- 3 思想品德课中运用发展性评价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24-36
- 3.1 思想品德课中运用发展性评价存在的问题25-30
- 3.1.1 评价过程对学生重视不够25-26
- 3.1.2 评价内容缺乏实效性26-28
- 3.1.3 评价方法还显得单一28-29
- 3.1.4 评价语言缺乏针对性29-30
- 3.2 思想品德课中运用发展性评价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30-36
- 3.2.1 教师对发展性评价理解不到位30-32
- 3.2.2 评价内容设计及观念更新速度较慢32-33
- 3.2.3 评价方式依然倾向应试要求33
- 3.2.4 评价语言比较贫乏33-36
- 4 思想品德课中运用发展性评价的策略36-49
- 4.1 努力提高思想品德课评价过程中的主体性36-39
- 4.1.1 作为学习主体的人36-38
- 4.1.2 有差异有独立人格的人38
- 4.1.3 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中的人38-39
- 4.2 切实加强思想品德课评价内容实效性39-42
- 4.2.1 教师要创新教学设计转变教学观念39-40
- 4.2.2 创设情境活动增加参与度40-42
- 4.2.3 课堂作业生活化附有可行动性42
- 4.3 注重优化思想品德课的评价方法42-46
- 4.3.1 学业自我评价方法42-44
- 4.3.2 行为习惯评价方法44-46
- 4.3.3 课堂表现评价方法46
- 4.4 有效开发思想品德课课堂评价语言46-49
- 4.4.1 多用期待性的语言46-47
- 4.4.2 恰当的鼓励与夸奖的积极性语言47-48
- 4.4.3 简明的指引性语言48-49
- 结论49-50
- 参考文献50-52
- 附录52-59
- 后记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洪清;谈思想品德课的启蒙教学[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2 李静贤;关于思想品德课的思考[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3 张宏;关于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J];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S1期
4 李晓兰;思想品德课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5 李保明;思想品德课考核的“三为主”原则[J];教学与管理;2003年23期
6 俞李,朱宝法;构建充满活力的思想品德课[J];教学与管理;2003年32期
7 颜学贵;思想品德课练习的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邹莉莉;论思想品德的内在结构[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9 王红梅;如何展现思想品德课的魅力[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10 韩丽英;思想品德课教改要走出三个误区[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5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祁玉秀;;浅谈思想品德课的备课[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2 孙成花;;首次使用粤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的困惑及对策[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3 许金成;;谈谈思想品德课的对话和交流[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4 姜立东;;心理问题≠思想品德问题[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八——追寻的旋律[C];2003年
5 张娟;;驾驭意外 收获精彩——新课标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为了集体的发展》教学案例[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6 刘军;;让思想品德课成为学生的最爱[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东卷)[C];2012年
7 董慧仪;;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教育的思考[A];中国名校卷(广东卷)[C];2013年
8 邓娜;;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课堂教学的实施与思考[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三卷)[C];2012年
9 王进洲;;合作互动 感悟升华 快乐学习——浅谈七年级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策略[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六卷)[C];2013年
10 廖玉勐;;试析小学思想品德课的重要作用[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英;思想品德课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作用[N];驻马店日报;2006年
2 嵩明三中 张正平;在思想品德课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N];云南经济日报;2012年
3 山东省莱芜市口镇初级中学校长 中学高级教师 全国课改名校长 山东省首届齐鲁名校长 山东省先进教育工作者 张伟;思想品德课改革的思考与实践[N];中国教育报;2013年
4 阜宁县施庄初级中学 邹向琴;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教学探索[N];江苏教育报;2013年
5 中江县大西街小学 吴湘黔;思想品德课中的素质教育[N];四川科技报;2013年
6 张永云;浅谈思想品德课的教育作用[N];江苏经济报;2007年
7 泸县奇峰镇奇峰学校 佘成福;上出思想品德课的声色情趣[N];泸州日报;2008年
8 武威第十三中学 瞿金春;如何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N];武威日报;2008年
9 江都市郭村中学 杨宝兰;打造富有活力的思想品德课堂[N];江苏教育报;2009年
10 李荣华;如何上好新课标下的思想品德课[N];黔西南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官苗苗;思想品德课教材内容取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2 张影;思想品德课部分学生厌学问题的原因及对策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赵诗竹;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生命教育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4 刘妍;思想品德课中的生命教育探究[D];渤海大学;2015年
5 任征;九年级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陈莉莉;基于思想品德课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7 陈筱;初中思想品德微课程教学设计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8 张慧娟;八年级思想品德课预设与生成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9 王晓红;初二思想品德课中生本教育的应用及反思[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10 常青;初一思想品德课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831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dengjiaoyulunwen/783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