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土地法论文 >

从我国农村制度演变看新型农村经济组织的构建

发布时间:2025-07-01 22:04
  家庭承包责任制的确立重塑了农村经济主体的微观基础,确立了家庭经营农户的主体地位,这一变革极大的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但是随着中国市场经济步伐的加快,特别是新一轮经济结构的转变和产业升级的不断加快,现有的社会经济环境再也不适应原有农村经济制度优越性的发挥。因此,根据环境的变化,在稳定现有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农业经济体制的创新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在各种探讨体制创新的理论当中,人们普遍认识到,现有的以家庭为主要特征的小规模生产,无论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还是在抵御市场风险以及对市场的宏观把握等方面都有先天的不足。因此,必须要在尊重农民利益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的农村组织制度资源,一方面要重新理顺农村内部的财产关系,整合内部经济资源,建立有利于扩大农村经济内部规模化的生产经营制度,推行农业内部的规模化经营。另一方面加强农民自身组织的建设,构建符合扩大农村经济外部规模的组织载体,从而实现农业发展现代化,这既是我国农村微观组织制度创新的方向,同时也是大多数国家通行的做法。 本文也在这一理论认识的前提下,首先通过对农村经济制度变...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导言
    1 、 基本假设与问题归纳
    2 、 根本矛盾分析和主要依据
第1章 我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的理论探讨
    1.1 我国土地制度变迁的根源
    1.2 我国土地制度变迁的内部稳定机制
    1.3 土地改革运动的特殊性的认识
    1.4 分析结果
第2章 影响我国农业制度的外部环境分析
    2.1 旧中国工商业对农业的资本掠夺
    2.2 建国以来农业外部制度环境的变化
第3章 我国农业制度创新的实证分析
    3.1 规模化与农村土地资本化
    3.2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践与发展
第4章 制度变革对农户经济行为影响的研究分析
    4.1 国内外对农户经济行为的理论研究
    4.2 农户成为投入主体之后的结构问题
    4.3 农户投入机制的深层考察
    4.4 农户经营兼业化问题的考察
第5章 农村基层组织多样化发展及其相关制度建设
    5.1 组织建设所面对的实际问题
    5.2 经济组织制度建设的基本内容
第6章 社区乡镇企业的改制变化及其本质属性
    6.1 社区化的乡镇企业的资产来源
    6.2 乡镇企业的创办动机的市场分析
    6.3 乡镇企业目标多元化的改革实践与探讨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40547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tudifa/40547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b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