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风净化器的性能与实效研究
发布时间:2025-05-29 04:30
当室外空气遭受雾霾污染时,空气动力学粒径小于2.5μm(PM2.5)的细颗粒物可通过通风路径进入建筑物。为保证室内空气质量,有必要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处理。高效过滤(HEPA)可以去除空气中绝大部分的颗粒物,然而高效过滤的缺点是其具有较大的通风阻力和较高的运行维护成本。且室外PM2.5浓度随时间和地点变化很大,高效过滤的方式可能只需要在一些严重污染的时段采用。另外,由于气体污染物不像颗粒物那样容易过滤,因此在过滤颗粒物的同时,仍然需要适当的通风来稀释气体污染物。目前缺乏一种能够适应时变室外环境和大气污染状况的通风净化器,可以根据不同的室内外空气污染程度、室外气象参数选择合适的通风方式。本研究提出一种具有多种使用模式的通风净化器,包含两种无动力通风模式和三种机械通风模式。在通风净化器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风道中安装了不同净化效率的空气过滤器,并考虑通风量、通风阻力、适用情况等因素对通风净化器进行设计和选材。设计制作通风净化器的控制系统,可手动或自动对通风净化器各使用模式及风量进行选择。依据上述原理,本研究建造了一台通风净化器样机,并将其安装在实验房内,对通风量、风压、功率以及净化效率进行了测试。...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住宅室内空气品质及通风现状研究
1.2.2 新风设备现状研究
1.2.3 通风效果的评估方式
1.2.4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2 通风净化器的设计及建造
2.1 通风净化器的设计
2.1.1 通风净化器基本结构
2.1.2 通风模式及适用情况
2.1.3 风量调节板
2.2 控制系统原理及制作
2.3 通风净化器的建造
2.4 本章小结
3 通风净化器的性能特性实验测试
3.1 通风净化器的安装
3.2 风量、风压及功耗测试
3.2.1 无动力通风模式风量及压差测试
3.2.2 机械通风模式风量及功耗测试
3.3 各模式净化性能测试
3.4 性能参数比较
3.5 本章小结
4 通风净化器性能评估模型及验证
4.1 通风及空气净化模型
4.1.1 通风和渗风模型
4.1.2 颗粒物净化模型
4.2 实验测试及模型验证
4.2.1 通风量测试及模型验证
4.2.2 PM2.5 浓度测试及模型验证
4.3 本章小结
5 不同气候区通风净化器的空气净化性能评估
5.1 设计方法
5.1.1 模型及相关设置
5.1.2 模拟方案及评价指标
5.2 模拟结果
5.2.1 地区典型日室内通风效果分析
5.2.2 全年通风效果评估
5.2.3 全年能耗评估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主要符号表
附录B 通风净化器各机械通风模式风量测试结果
附录C 不同地区各模式使用时长及能耗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本文编号:4048731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住宅室内空气品质及通风现状研究
1.2.2 新风设备现状研究
1.2.3 通风效果的评估方式
1.2.4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2 通风净化器的设计及建造
2.1 通风净化器的设计
2.1.1 通风净化器基本结构
2.1.2 通风模式及适用情况
2.1.3 风量调节板
2.2 控制系统原理及制作
2.3 通风净化器的建造
2.4 本章小结
3 通风净化器的性能特性实验测试
3.1 通风净化器的安装
3.2 风量、风压及功耗测试
3.2.1 无动力通风模式风量及压差测试
3.2.2 机械通风模式风量及功耗测试
3.3 各模式净化性能测试
3.4 性能参数比较
3.5 本章小结
4 通风净化器性能评估模型及验证
4.1 通风及空气净化模型
4.1.1 通风和渗风模型
4.1.2 颗粒物净化模型
4.2 实验测试及模型验证
4.2.1 通风量测试及模型验证
4.2.2 PM2.5 浓度测试及模型验证
4.3 本章小结
5 不同气候区通风净化器的空气净化性能评估
5.1 设计方法
5.1.1 模型及相关设置
5.1.2 模拟方案及评价指标
5.2 模拟结果
5.2.1 地区典型日室内通风效果分析
5.2.2 全年通风效果评估
5.2.3 全年能耗评估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主要符号表
附录B 通风净化器各机械通风模式风量测试结果
附录C 不同地区各模式使用时长及能耗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本文编号:40487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nzhugongchenglunwen/4048731.html
上一篇:传统乡土建筑的乡土性演变研究 ——以永康市舟山村为例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