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杜威的“儿童中心论”:本真意义与现实品格

发布时间:2025-03-14 21:57
   杜威的教育思想"儿童中心论",其中不少问题并非不证自明、广为人知。有些问题不时引发人们的论争,很有必要加以辨析,以消除不必要的误读、误判。由于关涉的要素众多,"儿童中心论"具有鲜明的"家族相似性"。国内外有关杜威是不是儿童中心论者的论争,其根源在于如何看待杜威与当时美国进步教育的关系。杜威认为,人的心智生发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相互作用并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成长、成熟。对于进步教育,杜威既严厉地批判它因忽视"社会生活""学科逻辑"而使得心智发展形式化、空洞化、浅表化,又在自身的理论与实践上广泛认同进步教育对儿童"本能""活动""经验""自主"的尊重。正是对进步教育的这一辩证立场,构成了杜威"儿童中心论"的生长性、社会性、探究性等现实品格。从杜威的"儿童中心论"本真意义来看,与它相对的应是"静听中心""训练中心""个人中心"等,而不是人们通常所认为的"教师中心""教材(题材)中心""课堂中心"。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杜威“儿童中心论”的本真意义
    (一)杜威“儿童中心论”的蕴意之一:从“静听”到“积极的活动”
    (二)杜威“儿童中心论”的蕴意之二:儿童是课程的起点但不是终点
    (三)杜威“儿童中心论”的蕴意之三:教学重在学科的经验化
三、杜威“儿童中心论”的实践及其特点
    (一)“追求社会目的的自我表达”:杜威学校的初衷
    (二)“典型生活”:杜威学校的课程类型
    (三)促进“自主表现”:杜威学校的教学诉求
四、杜威“儿童中心论”的现实品格



本文编号:40346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40346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6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