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高中数学教师对数学新课程实施适应性的调查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5-06-26 23:36
当我国基础教育高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旗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切实履行“奠基工程”职责的时候,以课程和教材改革为标志的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新课程正在走进校园,走进师生的生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并昭示其强大的生命力。 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其要求。此次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研究和掌握中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新编数学教材的特色、当前在基础教育方面数学教育改革的思路以及数学课程改革实施计划和方案的基础上,根据国内外数学教育的新理论、新观点和目前陕西省中学数学教育的现状,特别是针对我省高中数学教师对新课程实施的适应性问题,设计了符合实际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教师的数学观及数学教学观;教师的知识能力;高中数学教师对新课程的新增内容的了解情况;教师对“师生关系”、“师师关系”的看法;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行为(包括教师对课程目标的关注情况、教师教学行为现状);考试与评价等。首先分析了调查结果及其产生的原因,阐明了新的数学课程改革应具备的基本理念:“大众数学”教育思想;“人本...
【文章页数】:3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1 、 调查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2 、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关于教师的数学观及数学教学观
2.2 数学教师的知识能力
2.3 教师对“师师关系”和“师生关系”的看法
2.4 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行为
2.4.1 教师对课程目标的关注情况
2.4.2 教师教学行为现状
2.5 考试与评价
2.6 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
2.7 对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期望
3 、 调查后的思考
3.1 更新观念,提高能力
3.1.1 思想观念更新
3.1.1.1 数学观的更新
3.1.1.2 教学观的更新
3.1.1.3 学习观的更新
3.1.2 知识结构更新
3.2 针对课程改革转变教师角色
3.2.1 相对于学生,从“教师”到“导师”
3.2.2 相对于自身,由“教书匠”转变为“研究者”
3.2.3 相对于同事转变为更加亲密的“合作者”
3.2.4 相对于课程,由被动“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
3.3 针对数学教育中的误区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
3.3.1 运用建构主义观点指导数学教学
3.3.2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3.3.3 有效地发挥信息技术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3.3.4 拓展数学习题的训练功能。
3.3.5 教学反思
3.3.6 案例分析
3.3.7 关于评价
3.4 针对课程改革积极开展教师培训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4053449
【文章页数】:3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1 、 调查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2 、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关于教师的数学观及数学教学观
2.2 数学教师的知识能力
2.3 教师对“师师关系”和“师生关系”的看法
2.4 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行为
2.4.1 教师对课程目标的关注情况
2.4.2 教师教学行为现状
2.5 考试与评价
2.6 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
2.7 对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期望
3 、 调查后的思考
3.1 更新观念,提高能力
3.1.1 思想观念更新
3.1.1.1 数学观的更新
3.1.1.2 教学观的更新
3.1.1.3 学习观的更新
3.1.2 知识结构更新
3.2 针对课程改革转变教师角色
3.2.1 相对于学生,从“教师”到“导师”
3.2.2 相对于自身,由“教书匠”转变为“研究者”
3.2.3 相对于同事转变为更加亲密的“合作者”
3.2.4 相对于课程,由被动“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
3.3 针对数学教育中的误区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
3.3.1 运用建构主义观点指导数学教学
3.3.2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3.3.3 有效地发挥信息技术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3.3.4 拓展数学习题的训练功能。
3.3.5 教学反思
3.3.6 案例分析
3.3.7 关于评价
3.4 针对课程改革积极开展教师培训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40534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4053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