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心理论文 >

城市小学校室内公共交往空间研究

发布时间:2025-04-01 02:40
  教育是驱动社会进步,人类文明发展的发动机。随着时代与社会结构的变化,人们的教育目标和方式也在不断的发生着转变,而教育建筑的形式与空间也随着这种转变而不断发展。我国义务教育正处于由传统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的转型时期,所以对小学的建筑设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能更高效的利用学校建筑中的公共性空间为学生创造交往与学习的场所,如何能使学校建筑更适应小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要求,成为下一步教育类建筑设计的关注重点。本文结合儿童心理学、教育理论的发展、赫兹伯格的小学建筑理论、扬.盖尔的《交往与空间》等理论的学习和对学校类建筑的空间解析,得出了学校建筑的公共空间应当注重空间的灵活性,做到形成空间,留出空间。主张公共空间的私有化,弱化公共空间的公有属性,加强学生之间的水平交流。并且,笔者通过对北京市内中关村三小,北京十一学校,北京四中房山分校,清华附中和日本高崎樱山小学的实地考察总结优秀经验,剖析其内部的公共性场所的构成与样式。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4.1教育变革的过程??

图4.1教育变革的过程??

仍被很多国家广泛应用。20世纪中期之后,“编班授课”制度的缺点逐渐暴露,??整个社会更加关注儿童的身心健康问题,注重儿童的个性化成长,学校空间也由??封闭转向开放,出现了开放式教学模式(图4.1)。??开放式教学模式不同于以往的编班授课制度,是一种鼓励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以学生....


图4.2从16世纪到21世纪学校布局的演变??

图4.2从16世纪到21世纪学校布局的演变??

形式上是将相同面积的教室空间分类,再由走廊串联起来。这种形式完全??符合“编班授课”的教育模式,若干部分独立互不干扰,可以获得良好的采光、??通风,至今仍被很多地方的学校使用。(图4.2,表4.1)??杜??威开?开??进放?放??步式编式??教育发展?麦警蜃f??教制课探开??....


图5.2日本高崎樱山小学走廊?图5.3北京四中房山分校走廊??

图5.2日本高崎樱山小学走廊?图5.3北京四中房山分校走廊??

?????"????图5.1中关村三小班组群示意图??丰富边界的层次可以减弱空间的方向感,减慢学生通过的速度,增加学生停??留的理由。很多学校都赋予了教学楼内的墙以新的功能,展示与储物功能是最常??见的做法。在日本樱山小学当中,墙面的木质格栅上钉满了学生的书法、绘画作??品(图5....


图5.1中关村三小班组群示意图??,,

图5.1中关村三小班组群示意图??,,

很多学校都赋予了教学楼内的墙以新的功能,展示与储物功能是最常??见的做法。在日本樱山小学当中,墙面的木质格栅上钉满了学生的书法、绘画作??品(图5.2);如在北京四中房山分校中的走廊空间,被设计成了巨大的储物柜??和壁龛,方便学生储物,并且大胆的运用色彩的对比,力P强空间的亮度(....



本文编号:40388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xinli/40388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e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