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健身中心开展普拉提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5-07-09 04:49
本文选取了上海市11家具有代表性的健身中心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健身中心的管理者、教练员和会员分别进行调查访问,对普拉提在上海健身中心中的开展情况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对健身中心普拉提课程的开设动机、开展情况、教练员基本情况、学员基本情况以及学员对教练员和健身中心的评价、锻炼效果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发现上海市健身中心中普拉提项目的开展存在如下问题:普拉提课程课时数少;授课形式单一,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性;缺乏宣传力度,普拉提知识普及不到位;普拉提教练从业年限少,缺乏经验:专职化教练缺乏,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资格认证;与会员交流少,会员对普拉提锻炼功效缺少正确的认知。笔者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践经验和专家访谈意见,从增加普拉提课时数、完善普拉提课程设置、扩大宣传力度,提高普拉提项目认知、改善普拉提项目参与人员结构、加强专职教练队伍建设五个方面进行对策研究,为普拉提项目在健身中心的开展提供借鉴。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健身中心
2.1.2 普拉提的本质和内涵
2.2 普拉提的起源与发展
2.2.1 起源
2.2.2 发展
2.3 关于普拉提的练习原则
2.3.1 集中注意力
2.3.2 呼吸
2.3.3 中心
2.3.4 控制
2.3.5 精确流畅
2.4 普拉提项目与其他运动的区别
2.5 国内外研究现状
2.5.1 国外研究现状
2.5.2 普拉提在我国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2.6 小结
第三章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访谈法
3.2.4 实地考察法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4.1 普拉提老师的基本情况
4.1.1 普拉提老师的性别比例
4.1.2 普拉提老师的教育背景
4.1.3 普拉提老师的教学经验
4.1.4 普拉提老师的专、兼职位比例及薪资
4.1.5 普拉提老师的专业认定
4.1.6 普拉提老师对于普拉提运动功能的理解
4.2 上海部分健身中心管理人员的基本情况
4.2.1 健身中心管理人员的受教育程度
4.2.2 健身中心管理人员对普拉提运动的了解
4.3 上海部分健身中心的课程设置
4.3.1 健身中心开设团体课程的基本情况
4.3.2 健身中心普拉提课程的安排
4.3.3 普拉提项目参与人数
4.4 健身中心普拉提学员的基本情况
4.4.1 学员的男女比例
4.4.2 普拉提学员的学历水平
4.4.3 普拉提学员的工作类型
4.4.4 学员了解普拉提的渠道
4.4.5 学员健身年限和学习普拉提时间的比较
4.4.6 学员练习普拉提的动机
4.5 普拉提运动在上海健身中心发展的对策研究
4.5.1 提高普拉提课程安排密度
4.5.2 纠正健身者对于普拉提运动的错误理解
4.5.3 改进课程体系的建设
4.5.4 提高普拉提老师的专业素养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本文编号:4057182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健身中心
2.1.2 普拉提的本质和内涵
2.2 普拉提的起源与发展
2.2.1 起源
2.2.2 发展
2.3 关于普拉提的练习原则
2.3.1 集中注意力
2.3.2 呼吸
2.3.3 中心
2.3.4 控制
2.3.5 精确流畅
2.4 普拉提项目与其他运动的区别
2.5 国内外研究现状
2.5.1 国外研究现状
2.5.2 普拉提在我国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2.6 小结
第三章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访谈法
3.2.4 实地考察法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4.1 普拉提老师的基本情况
4.1.1 普拉提老师的性别比例
4.1.2 普拉提老师的教育背景
4.1.3 普拉提老师的教学经验
4.1.4 普拉提老师的专、兼职位比例及薪资
4.1.5 普拉提老师的专业认定
4.1.6 普拉提老师对于普拉提运动功能的理解
4.2 上海部分健身中心管理人员的基本情况
4.2.1 健身中心管理人员的受教育程度
4.2.2 健身中心管理人员对普拉提运动的了解
4.3 上海部分健身中心的课程设置
4.3.1 健身中心开设团体课程的基本情况
4.3.2 健身中心普拉提课程的安排
4.3.3 普拉提项目参与人数
4.4 健身中心普拉提学员的基本情况
4.4.1 学员的男女比例
4.4.2 普拉提学员的学历水平
4.4.3 普拉提学员的工作类型
4.4.4 学员了解普拉提的渠道
4.4.5 学员健身年限和学习普拉提时间的比较
4.4.6 学员练习普拉提的动机
4.5 普拉提运动在上海健身中心发展的对策研究
4.5.1 提高普拉提课程安排密度
4.5.2 纠正健身者对于普拉提运动的错误理解
4.5.3 改进课程体系的建设
4.5.4 提高普拉提老师的专业素养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本文编号:40571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4057182.html
上一篇:锻炼动机、自我概念与大学生体育锻炼坚持性的相关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